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索穹顶结构体系 | 第8-11页 |
1.1.1 索穹顶结构的发展及工程应用 | 第8-11页 |
1.1.2 索穹顶结构的特点 | 第11页 |
1.2 索穹顶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形态分析 | 第12页 |
1.2.2 荷载态分析 | 第12-13页 |
1.2.3 施工成形分析 | 第13-14页 |
1.3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材 | 第14-19页 |
1.3.1 CFRP筋的组成 | 第14-15页 |
1.3.2 CFRP筋的力学性能 | 第15-16页 |
1.3.3 商业化CFRP筋 | 第16-18页 |
1.3.4 CFRP筋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1.4 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 第19-21页 |
1.4.1 静力分析法 | 第19-20页 |
1.4.2 反应谱分析法 | 第20-21页 |
1.4.3 时程分析法 | 第21页 |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21页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碳纤维索穹顶结构的模型建立 | 第23-40页 |
2.1 空间铰接结构体系的平衡矩阵理论 | 第23-24页 |
2.2 索穹顶结构的找力分析 | 第24-26页 |
2.3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26-28页 |
2.4 单元简介 | 第28页 |
2.5 荷载取值以及荷载组合 | 第28-29页 |
2.6 模型确定 | 第29-39页 |
2.6.1 CFRP拉索应力限值及最大位移限值 | 第29页 |
2.6.2 Geiger索穹顶和Levy索穹顶结构的编号规则 | 第29-31页 |
2.6.3 Geiger索穹顶和Levy索穹顶结构的设计 | 第31-34页 |
2.6.4 钢和碳纤维索穹顶结构的静力性能分析 | 第34-3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碳纤维索穹顶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40-51页 |
3.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40-41页 |
3.2 模态分析的频率和振型 | 第41-46页 |
3.3 CFRP索穹顶结构自振模态的参数分析 | 第46-49页 |
3.3.1 预张力水平 | 第47-48页 |
3.3.2 截面面积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碳纤维索穹顶结构的反应谱分析 | 第51-74页 |
4.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理论 | 第51-57页 |
4.1.1 地震反应谱 | 第51-52页 |
4.1.2 设计反应谱 | 第52页 |
4.1.3 振型分析 | 第52-57页 |
4.1.4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57页 |
4.2 索穹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谱分析 | 第57-72页 |
4.2.1 典型节点的动位移响应 | 第59-66页 |
4.2.2 典型单元的动内力响应 | 第66-7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碳纤维索穹顶结构的时程分析 | 第74-135页 |
5.1 时程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74-76页 |
5.2 地震激励下的结构运动方程 | 第76-78页 |
5.3 地震波的选取 | 第78-80页 |
5.4 阻尼取值 | 第80-81页 |
5.5 索穹顶结构在一致输入下的动力响应 | 第81-120页 |
5.5.1 动位移响应 | 第82-98页 |
5.5.2 内力响应 | 第98-115页 |
5.5.3 时程分析与反应谱结果的比较 | 第115-120页 |
5.6 索穹顶结构在多点输入下的动力响应 | 第120-133页 |
5.6.1 位移响应 | 第122-125页 |
5.6.2 内力响应 | 第125-131页 |
5.6.3 多点输入与一致输入内力响应结果的比较 | 第131-13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六章 碳纤维索穹顶结构的抗震设计建议 | 第135-140页 |
6.1 抗震设计内力 | 第135-138页 |
6.2 设计建议 | 第138-14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4页 |
7.1 结论 | 第140-142页 |
7.2 展望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