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论文中出现的卟啉、咔咯类化合物简写、名称与结构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2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高价锰氧配合物Mn(V)-Oxo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 | 第16-21页 |
1.2.1 氧原子转移反应 | 第16-19页 |
1.2.2 脱氢反应 | 第19-21页 |
1.3 高价锰氧配合物的影响因素 | 第21-28页 |
1.3.1 轴向配体的影响 | 第21-22页 |
1.3.2 溶剂效应 | 第22-24页 |
1.3.3 路易斯酸的影响 | 第24-26页 |
1.3.4 碱性物质的影响 | 第26-28页 |
1.4 咔咯Mn(V)-Oxo的制备 | 第28-30页 |
1.5 选题意义 | 第30-32页 |
第二章 锰咔咯配合物以及其Mn(V)-Oxo的制备和表征 | 第32-42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8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2.2.3 原料 2,4,6-三苯基苯甲醛的合成 | 第33-35页 |
2.2.4 两种咔咯free-base的合成 | 第35-36页 |
2.2.5 锰咔咯配合物的合成 | 第36-37页 |
2.2.6 高价锰氧配合物的制备 | 第37-38页 |
2.3 表征方法和结果 | 第38-40页 |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38-40页 |
2.3.2 质谱(Mass) | 第40页 |
2.3.3 核磁(NMR) | 第40页 |
2.4 表征数据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无机阴离子和阳离子对咔咯Mn(V)-Oxo与苯乙烯氧原子转移反应的影响 | 第42-65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63页 |
3.3.1 Mn(V)-Oxo中加入阴离子与苯乙烯反应时的紫外-可见光谱变化 | 第45-47页 |
3.3.2 Mn(V)-Oxo中加入阴离子后质谱变化 | 第47-50页 |
3.3.3 阴离子对氧原子转移反应动力学影响 | 第50-54页 |
3.3.4 阴离子对三价锰配合物催化氧化苯乙烯反应的影响 | 第54-57页 |
3.3.5 阴离子对咔咯Mn(V)-Oxo与苯乙烯氧原子转移反应的影响机制 | 第57-60页 |
3.3.6 阳离子对(TTPPC)Mn~VO的影响 | 第60-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大立体位阻含氰基卟啉的合成 | 第65-75页 |
4.1 引言 | 第65-6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7-70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67页 |
4.2.2 实验材料 | 第67-69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0-74页 |
4.3.1 水/甲醇体系中,加DDQ时加不同酸的影响 | 第70页 |
4.3.2 在水/甲醇体系中,不同氰基卟啉的合成 | 第70-71页 |
4.3.3 二氯甲烷体系中,一锅法合成氰基卟啉 | 第71页 |
4.3.4 二氯甲烷体系中两步法合成氰基卟啉 | 第71-72页 |
4.3.5 反应机理推测 | 第72-73页 |
4.3.6 表征数据 | 第73-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9页 |
附录 | 第89-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