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BIM技术应用效益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施工方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 第16-28页 |
| 2.1 招投标阶段的应用价值 | 第16-17页 |
| 2.1.1 精确的算量及报价 | 第16页 |
| 2.1.2 提高标书表现效果 | 第16-17页 |
| 2.1.3 提企业升竞标能力 | 第17页 |
| 2.2 施工准备阶段的应用价值 | 第17页 |
| 2.2.1 施工总平面布置 | 第17页 |
| 2.2.2 编制施工计划 | 第17页 |
| 2.3 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 第17-26页 |
| 2.3.1 成本管理 | 第17-20页 |
| 2.3.2 质量管理 | 第20-22页 |
| 2.3.3 进度管理 | 第22-24页 |
| 2.3.4 安全与环境管理 | 第24-25页 |
| 2.3.5 工程施工信息管理 | 第25-26页 |
| 2.4 竣工及保修阶段的应用价值 | 第26-27页 |
| 2.4.1 竣工结算 | 第26页 |
| 2.4.2 竣工模型交付 | 第26页 |
| 2.4.3 竣工资料管理 | 第26-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施工方BIM技术应用效益评价 | 第28-47页 |
| 3.1 效益评价理论 | 第28-34页 |
| 3.1.1 效益评价的概念 | 第28页 |
| 3.1.2 常用的效益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 3.1.3 BIM技术应用效益评价方法选择 | 第29-30页 |
| 3.1.4 BIM技术应用效益评价步骤 | 第30-34页 |
| 3.2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36页 |
| 3.2.1 BIM技术应用投入指标体系 | 第34页 |
| 3.2.2 BIM技术应用产出指标体系 | 第34-36页 |
| 3.3 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6-43页 |
| 3.3.1 BIM技术应用投入各指标权重确定 | 第36-39页 |
| 3.3.2 BIM技术应用产出各指标权重确定 | 第39-43页 |
| 3.4 效益模糊综合评价 | 第43-46页 |
| 3.4.1 建立评价因素集、评判集和权重集 | 第43页 |
| 3.4.2 构造隶属度矩阵 | 第43-45页 |
| 3.4.3 BIM技术应用效益评价结果 | 第45-4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施工方BIM技术应用效益案例分析 | 第47-64页 |
| 4.1 项目及BIM技术应用简介 | 第47-49页 |
| 4.1.1 项目概况 | 第47页 |
| 4.1.2 项目BIM技术应用简介 | 第47-49页 |
| 4.2 项目BIM技术的应用 | 第49-58页 |
| 4.2.1 施工模拟及碰撞检查 | 第49-52页 |
| 4.2.2 成本管理 | 第52-53页 |
| 4.2.3 进度管理 | 第53-54页 |
| 4.2.4 质量和安全管理 | 第54-57页 |
| 4.2.5 工程信息管理 | 第57-58页 |
| 4.3 施工方BIM技术应用效益评价 | 第58-63页 |
| 4.3.1 项目BIM技术应用投入评价 | 第58-59页 |
| 4.3.2 项目BIM技术应用产出评价 | 第59-62页 |
| 4.3.3 项目BIM技术应用效益评价结果 | 第62-6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A 施工方BIM应用效益专家问卷 | 第69-74页 |
| 附录B 施工方BIM技术应用效益调查问卷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