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电力现场管理系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电力现场管理系统的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1.2 电力现场管理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电力现场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电力现场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 | 第15-27页 |
2.1 智能移动终端技术 | 第15-20页 |
2.1.1 智能移动终端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智能移动终端的类型 | 第15-18页 |
2.1.3 智能移动终端面临的问题 | 第18-19页 |
2.1.4 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2.2 GIS技术 | 第20-25页 |
2.2.1 arcgis相结合技术 | 第20-22页 |
2.2.2 嵌入式的GIS技术应用 | 第22-24页 |
2.2.3 开源GIS展示技术 | 第24-25页 |
2.3 实时视音频编解码及传输技术 | 第25-26页 |
2.4 实时现场图片识别技术 | 第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电力现场地下管线的自动识别及故障分析 | 第27-32页 |
3.1 地下管线图像分割的可行性 | 第27-28页 |
3.2 分水岭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3.3 基于改进分水岭算法的现场电力管线识别与故障分析 | 第29-30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电力现场与调度中心的全信息交互 | 第32-35页 |
4.1 实时视音频交互 | 第32-33页 |
4.2 实时图片交互 | 第33页 |
4.3 实时文本信息的交互 | 第33-34页 |
4.4 电力现场与调度中心的信息交流 | 第3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电力现场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35-42页 |
5.1 系统设计的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5.2 移动终端PDA设计的关键技术 | 第37-39页 |
5.2.1 PDA的矢量数据结构 | 第37-38页 |
5.2.2 移动定位的技术 | 第38-39页 |
5.2.3 移动互联的技术 | 第39页 |
5.3 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实施流程图 | 第39-41页 |
5.3.1 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39-40页 |
5.3.2 系统的实施流程图 | 第40-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电力现场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42-51页 |
6.1 总体架构的设计 | 第42-43页 |
6.2 软硬件开发平台 | 第43页 |
6.3 后台管理界面 | 第43-48页 |
6.4 巡检终端的设计流程与实现界面 | 第48-50页 |
6.4.1 巡检终端的设计流程 | 第48页 |
6.4.2 巡检终端的实现界面 | 第48-5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7.1 结论 | 第51页 |
7.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