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思路框架 | 第16-17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2 金融约束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1.1 金融约束理论 | 第19页 |
2.1.2 金融租金与租金效应 | 第19页 |
2.1.3 金融约束指数 | 第19页 |
2.2 金融约束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2.1 金融抑制论 | 第19-20页 |
2.2.2 金融自由化论 | 第20页 |
2.3 金融约束论的核心思想 | 第20-21页 |
2.4 金融约束政策的实施条件 | 第21页 |
2.4.1 稳定的宏观金融环境 | 第21页 |
2.4.2 低通胀与低利率 | 第21页 |
2.4.3 "私人部门"具备独立市场主体资格 | 第21页 |
2.5 金融约束理论的政策主张 | 第21-22页 |
2.5.1 限制存贷利率 | 第21-22页 |
2.5.2 限制竞争 | 第22页 |
2.5.3 限制资产:替代 | 第22页 |
2.6 金融约束政策的理论效果 | 第2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中国的金融约束政策 | 第23-29页 |
3.1 金融约束政策在中国的发展 | 第23-26页 |
3.2 中国金融约束政策的特殊性 | 第26页 |
3.3 中国在实行金融约束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3.4 中国在实行金融约束政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27-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金融约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数计算 | 第29-36页 |
4.1 金融约束指标体系设计原理 | 第29页 |
4.2 金融约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说明 | 第29-32页 |
4.3 模型构建及指数计算 | 第32-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5 金融约束指数与三项重要经济发展相关指标的对比研究 | 第36-40页 |
5.1 金融约束指数与中国经济总景气指数的对比研究 | 第36-37页 |
5.2 金融约束指数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对比研究 | 第37页 |
5.3 金融约束指数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对比研究 | 第37-38页 |
5.4 金融约束指数与三项经济数据对比研究的综合解读 | 第38-39页 |
5.4.1 验证金融约束指数的有效性 | 第38-39页 |
5.4.2 金融约束指数与三项经济数据相关性由正转负的解读 | 第3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6 政策建议 | 第40-44页 |
6.1 政策建议的思考逻辑 | 第40页 |
6.2 降低金融约束程度 | 第40-41页 |
6.3 强化银行的独立市场主体资格 | 第41页 |
6.4 强化国有企业的独立市场主体资格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