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中积墨语言运用与创新的探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积墨法的概述 | 第8-10页 |
1.1 积墨法的定义 | 第8页 |
1.2 积墨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 | 第8-10页 |
第2章 中国山水画中积墨语言历史传承研究 | 第10-17页 |
2.1 隋唐五代时期积墨语言的笔墨传承 | 第10-12页 |
2.2 两宋时期积墨语言的技法传承 | 第12-13页 |
2.3 元朝时期积墨语言的意蕴传承 | 第13-15页 |
2.4 明清时期积墨语言的传承与转型 | 第15-17页 |
第3章 中国山水画中积墨语言创新案例研究 | 第17-29页 |
3.1 龚贤“白龚”到“黑龚”转换 | 第17-20页 |
3.1.1“白龚”传统时期 | 第17-18页 |
3.1.2“灰龚”探索时期 | 第18-19页 |
3.1.3“黑龚”成熟时期 | 第19页 |
3.1.4 意境精神研究——美学创新 | 第19-20页 |
3.2 黄宾虹“七墨”研究——积墨语言的浑厚华滋 | 第20-22页 |
3.2.1“七墨”的提出与应用 | 第20页 |
3.2.2“七墨”的墨法创新 | 第20-22页 |
3.3 李可染的墨法创新 | 第22-25页 |
3.3.1 表现形式上的创新 | 第22-23页 |
3.3.2 光色技法上的创新 | 第23-25页 |
3.4 贾又福“深厚浑沦”的积墨语言 | 第25-26页 |
3.5 张建华“体量动势”的积墨语言 | 第26-29页 |
第4章 积墨语言对当下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 第29-31页 |
4.1 在理论方面的影响 | 第29-30页 |
4.2 在创作方面的影响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