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镇康县第一中学缅甸学生与中国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第10-17页
    1.1 缅甸果敢县与中国镇康县南伞镇的历史渊源第10-15页
        1.1.1 缅甸果敢县第10-12页
            1.1.1.1 缅甸果敢地区华文教育概况第11-12页
        1.1.2 镇康县南伞镇第12-15页
            1.1.2.1 镇康县第一中学华文教育概况第13页
            1.1.2.2 镇康县第一中学基本情况第13页
            1.1.2.3 开展华文教育的优势第13-14页
            1.1.2.4 华文教育主要做法第14-15页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5-17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4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页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第17-24页
        2.2.1 对主观幸福感结构的研究第18-19页
        2.2.2 主观幸福感相关变量的研究第19-21页
        2.2.3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法第21-22页
        2.2.4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群体第22-24页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第24-27页
    3.1 研究目的第24页
    3.2 研究假设第24页
    3.3 研究方法第24页
    3.4 研究工具第24-25页
        3.4.1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第24-25页
        3.4.2 背景问卷说明第25页
    3.5 研究对象第25-26页
    3.6 问卷统计思路第26-27页
        3.6.1 剔除无效的问卷第26页
        3.6.2 问卷数据的分析第26-27页
第4章 结果分析第27-40页
    4.1 被调查学生样本情况第27页
    4.2 被调查学生样本描述统计第27-30页
        4.2.1 父母受教育情况第27-28页
        4.2.2 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第28-29页
        4.2.3 家庭宗教信仰情况第29页
        4.2.4 父母管束风格第29页
        4.2.5 学生性别分布情况第29-30页
        4.2.6 学生年龄分布情况第30页
    4.3 差异检验第30-40页
        4.3.1 中缅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差异第30-31页
        4.3.2 两国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第31-40页
            4.3.2.1 两国学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对比第31-33页
            4.3.2.2 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第33-34页
            4.3.2.3 主观幸福感父亲学历差异第34页
            4.3.2.4 主观幸福感的母亲学历差异第34-35页
            4.3.2.5 主观幸福感家庭经济收入差异第35-37页
            4.3.2.6 主观幸福感家人信仰差异第37-38页
            4.3.2.7 主观幸福感的父母风格差异第38-40页
第5章 结论与讨论第40-48页
    5.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第40页
    5.2 对本研究的反思和展望第40-41页
        5.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40-41页
        5.2.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第41页
    5.3 镇康县第一中学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原因探讨第41-43页
        5.3.1 缅甸学生高于中国学生的分维度原因探讨第41-43页
    5.4 主观幸福感差异的各变量分析第43-48页
        5.4.1 性别差异分析第43-44页
        5.4.2 年级差异分析第44页
        5.4.3 家庭经济收入差异分析第44-45页
        5.4.4 家人信仰差异分析第45-46页
        5.4.5 父母风格差异分析第46-47页
        5.4.6 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分析第47-48页
第6章 结论与对策研究第48-52页
    6.1 提升两国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建议第48-52页
        6.1.1 学生层面第48-49页
        6.1.2 学校层面第49-51页
        6.1.3 国家层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第54-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致病力分析和对两种杀菌剂敏感性评价
下一篇:碳纳米管化学镀铜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