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泥石流论文

槐场村小后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泥石流的形成模式第11页
        1.2.2 泥石流的演化规律第11-12页
        1.2.3 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第12-13页
        1.2.4 泥石流数值模拟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6-23页
    2.1 位置与交通第16页
    2.2 气象水文第16-17页
        2.2.1 气象第16-17页
        2.2.2 水文第17页
    2.3 地层岩性第17-18页
    2.4 地质构造与地震第18-19页
    2.5 水文地质条件第19-20页
    2.6 人类工程活动第20-22页
    2.7 不良地质现象第22-23页
第3章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基本特征第23-37页
    3.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第23-32页
        3.1.1 地形地貌条件第23-28页
        3.1.2 物源条件第28-32页
        3.1.3 水源条件第32页
    3.2 泥石流的冲淤与堆积特征第32-35页
        3.2.1 泥石流的冲淤特征第32-34页
        3.2.2 泥石流堆积物特征第34-35页
    3.3 泥石流的发展趋势第35-37页
        3.3.1 泥石流的诱发因素第35页
        3.3.2 泥石流的成因机制及发展趋势第35-37页
            3.3.2.1 成因机制第35-36页
            3.3.2.2 发展趋势第36-37页
第4章 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第37-65页
    4.1 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值第37-42页
        4.1.1 泥石流的容重第37-38页
        4.1.2 泥石流流速第38页
        4.1.3 泥石流峰值流量第38-40页
            4.1.3.1 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第39页
            4.1.3.2 泥石流峰值流量的计算第39-40页
        4.1.4 一次泥石流固体冲出物第40-42页
            4.1.4.1 一次泥石流过流总量第40-41页
            4.1.4.2 一次泥石流固体冲出物第41-42页
    4.2 泥石流数值模拟第42-59页
        4.2.1 泥石流数值模拟概述第42-44页
            4.2.1.1 流变模型第42-43页
            4.2.1.2 FLO-2D模型的假设条件第43页
            4.2.1.3 FLO-2D的基本计算原理第43-44页
        4.2.2 小后沟泥石流数值模拟第44-59页
            4.2.2.1 建立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第44-47页
            4.2.2.2 选取数值模拟参数第47-54页
            4.2.2.3 模拟计算第54-59页
    4.3 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第59-65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65-68页
    5.1 结论第65-66页
    5.2 问题及建议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软土地基真空预压现场试验研究与监测分析
下一篇:孔底非圆行星齿轮马达支承节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