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真空预压现场试验研究与监测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4页 |
1.1 引言 | 第8-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1.2.1 吹填软土工程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固结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竖向排水体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4 采用竖向排水体的固结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5 常用的固结预压法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6 真空预压法的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 本文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第2章 加固机理 | 第24-40页 |
2.1 固结预压法的研究 | 第24-26页 |
2.2 排水固结法的加固机理 | 第26-29页 |
2.3 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机理 | 第29-36页 |
2.3.1 真空预压过程中有效应力变化的分析 | 第30-31页 |
2.3.2 一维状态下的有效应力状态分析 | 第31-33页 |
2.3.3 真空预压法的加固软基时的特点 | 第33-34页 |
2.3.4 直排式真空预压法 | 第34页 |
2.3.5 真空度的传递及地下水位变化 | 第34-36页 |
2.4 真空预压法的施工工艺 | 第36-40页 |
2.4.1 真空预压加固的工序 | 第36-37页 |
2.4.2 真空预压施工的施工器具 | 第37-40页 |
第3章 现场试验研究 | 第40-71页 |
3.1 工程地质条件 | 第40-42页 |
3.2 地基处理设计简述 | 第42-43页 |
3.2.1 地基处理设计方法 | 第42页 |
3.2.2 地基处理标准 | 第42页 |
3.2.3 主要设计参数 | 第42-43页 |
3.2.4 真空预压卸载标准 | 第43页 |
3.3 施工情况简介 | 第43-44页 |
3.4 监检测内容和监测标准 | 第44-48页 |
3.4.1 膜下真空度 | 第44页 |
3.4.2 地表沉降 | 第44页 |
3.4.3 分层沉降 | 第44-45页 |
3.4.4 孔隙水压力 | 第45-46页 |
3.4.5 地下水位 | 第46页 |
3.4.6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 第46-47页 |
3.4.7 现场试验 | 第47-48页 |
3.5 监检测仪器布置 | 第48-51页 |
3.5.1 监检测项目设置 | 第48-49页 |
3.5.2 投入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9-51页 |
3.6 监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51-71页 |
3.6.1 膜下真空度 | 第51-52页 |
3.6.2 地表沉降 | 第52-60页 |
3.6.3 孔隙水压力 | 第60-62页 |
3.6.4 分层沉降 | 第62-63页 |
3.6.5 深层水平位移 | 第63-65页 |
3.6.6 加固效果检验 | 第65-70页 |
3.6.7 监测结论 | 第70-71页 |
第4章 数值模拟 | 第71-82页 |
4.1 PLAXIS有限元程序的基本概况 | 第71页 |
4.2 PLAXIS有限元程序的模型分类 | 第71-72页 |
4.3 PLAXIS有限元程序的计算步骤 | 第72-73页 |
4.3.1 选取合适的模型并输入计算参数 | 第72页 |
4.3.2 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 | 第72-73页 |
4.3.3 计算结果输出 | 第73页 |
4.4 实际工程模拟试验 | 第73-82页 |
4.4.1 模拟实验数据输入 | 第73-77页 |
4.4.2 主要分析结果 | 第77-81页 |
4.4.3 模拟结论 | 第81-8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