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金属表面等离激元及其相应的特性 | 第10-21页 |
1.2.1 金属表面的等离激元的存在 | 第10-13页 |
1.2.2 存在于金属表面的等离激元的基本性质 | 第13-15页 |
1.2.3 低维金属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及电磁场增强 | 第15-21页 |
1.3 模拟金属表面的等离激元的电磁场方法介绍 | 第21-23页 |
1.4 模拟软件COMSOL | 第23-24页 |
1.5 金属表面的等离激元的发展及应用 | 第24-25页 |
2 不同形状的表面等离激元的研究 | 第25-33页 |
2.1 月牙形 | 第25-29页 |
2.1.1 月牙形结构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25-26页 |
2.1.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1.3 月牙形结构的模型 | 第27-29页 |
2.2 颗粒-膜结构 | 第29-33页 |
2.2.1 颗粒-膜结构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29-30页 |
2.2.2 实验部分 | 第30页 |
2.2.3 颗粒-膜结构的模型 | 第30-33页 |
3 金属异质二聚体-膜的研究 | 第33-47页 |
3.1 异质二聚体-膜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3.3 异质二聚体-膜结构的模型 | 第35页 |
3.4 异质二聚体-膜结构的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5-47页 |
3.4.1 模型的电场分布 | 第35-42页 |
3.4.2 不同比例的异质二聚体-膜的电场分布 | 第42-44页 |
3.4.3 实验与理论对比 | 第44-47页 |
4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页 |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