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力拖拉机电液悬挂系统耕深自动控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19-32页 |
2.1 传统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 | 第19-22页 |
2.1.1 液压悬挂系统的型式 | 第19-20页 |
2.1.2 核心液压元件—分配器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1.3 耕深调节方法 | 第21-22页 |
2.2 电控液压悬挂系统总体设计 | 第22-26页 |
2.2.1 电控液压悬挂工作原理 | 第23页 |
2.2.2 悬挂样机改造 | 第23-24页 |
2.2.3 核心液压元件—电液比例换向阀 | 第24-26页 |
2.3 传感器 | 第26-31页 |
2.3.1 拉力传感器 | 第26-27页 |
2.3.2 位置传感器 | 第27-28页 |
2.3.3 轮速传感器 | 第28-30页 |
2.3.4 速度传感器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电控液压悬挂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第32-44页 |
3.1 耕深调节方法研究 | 第32-36页 |
3.1.1 位置调节 | 第33-34页 |
3.1.2 力调节 | 第34-35页 |
3.1.3 力位综合调节 | 第35-36页 |
3.2 电控液压悬挂系统控制算法比较 | 第36-38页 |
3.2.1 传统控制 | 第36-37页 |
3.2.2 模糊控制 | 第37-38页 |
3.3 控制算法选择及原理 | 第38-39页 |
3.4 比例-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39-43页 |
3.4.1 输入输出模糊化 | 第40页 |
3.4.2 隶属度函数 | 第40-42页 |
3.4.3 模糊规则的确定 | 第42页 |
3.4.4 解模糊判决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电控液压悬挂控制器设计及实现 | 第44-62页 |
4.1 电控液压悬挂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45-54页 |
4.1.1 控制芯片介绍 | 第45页 |
4.1.2 最小系统设计 | 第45-46页 |
4.1.3 信号采集电路 | 第46-52页 |
4.1.4 CAN通信电路 | 第52页 |
4.1.5 RS232串口通信电路 | 第52-53页 |
4.1.6 12864液晶显示电路 | 第53-54页 |
4.2 电控液压悬挂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54-59页 |
4.2.1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 第54页 |
4.2.2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4.2.3 系统子程序设计 | 第55-59页 |
4.3 控制器实现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62-73页 |
5.1 电控液压悬挂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第62-66页 |
5.1.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2页 |
5.1.2 程序设计 | 第62-65页 |
5.1.3 应用程序发布 | 第65-66页 |
5.2 角度传感器标定试验 | 第66-68页 |
5.3 田间耕作试验 | 第68-72页 |
5.3.1 试验目的与方案 | 第68-69页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