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0-16页 |
1.2.1 对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对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研究 | 第12-15页 |
1.2.3 对贵州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理论基础及方法 | 第16-20页 |
1.3.1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研究重点及难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简况 | 第21-31页 |
1.1 相关概念简析 | 第21-23页 |
1.1.1 民族教育 | 第21-22页 |
1.1.2 预科教育 | 第22页 |
1.1.3 民族预科教育 | 第22-23页 |
1.2 我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23-28页 |
1.2.1 初步发展时期 | 第23-24页 |
1.2.2 挫折停滞时期 | 第24页 |
1.2.3 恢复时期 | 第24-26页 |
1.2.4 快速发展时期 | 第26-28页 |
1.3 我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保障 | 第28-31页 |
1.3.1 21世纪前的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政策 | 第28-29页 |
1.3.2 21世纪以来的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政策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贵州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发展 | 第31-41页 |
1.1 贵州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历史回顾 | 第31-36页 |
1.1.1 贵州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31-33页 |
1.1.2 贵州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取得的成效 | 第33-36页 |
1.2 贵州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状况 | 第36-38页 |
1.2.1 贵州民族大学的民族预科教育 | 第36-37页 |
1.2.2 贵州医科大学的民族预科教育 | 第37-38页 |
1.2.3 部分地州市高校民族预科教育 | 第38页 |
1.3 贵州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特色 | 第38-41页 |
1.3.1 建立培养基地,实现集中办学 | 第38-39页 |
1.3.2 坚持教学改革,增强民族特色 | 第39-40页 |
1.3.3 增设双语预科,创新民族教育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贵州高校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问题 | 第41-50页 |
1.1 宏观层面面临的问题 | 第41-46页 |
1.1.1 招生政策制定不完善,奖补办法执行不灵活 | 第41-44页 |
1.1.2 办学条件有待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较薄弱 | 第44-45页 |
1.1.3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 | 第45-46页 |
1.2 微观层面面临的问题 | 第46-50页 |
1.2.1 教学内容无民族特色,教学方法无创新 | 第46-47页 |
1.2.2 教学管理较松散,学生社会实践较缺乏 | 第47-48页 |
1.2.3 学生综合素质存在差异,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改革和完善贵州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思考 | 第50-57页 |
1.1 宏观层面的思考 | 第50-53页 |
1.1.1 完善招生政策,优化奖补办法 | 第50-52页 |
1.1.2 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52页 |
1.1.3 精心修订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培养方案 | 第52-53页 |
1.2 微观层面的思考 | 第53-57页 |
1.2.1 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民族特色教学内容 | 第53-54页 |
1.2.2 实施规范化教学管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 第54-55页 |
1.2.3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A 田野调查资料和调查问卷 | 第61-66页 |
附录B 部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人才培养方案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