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机械与仪器、设备论文--化工过程用机械与设备论文--物质分离机械论文

PEO-b-PMMA/PVDF共混超滤膜的制备、表征及抗污染性能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膜分离技术概述第12-13页
    1.2 超滤膜的改性方法第13-14页
        1.2.1 涂层法第13页
        1.2.2 无机-有机复合改性第13页
        1.2.3 嫁接法第13-14页
        1.2.4 共混法第14页
    1.3 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第14-17页
        1.3.1 缩聚法第15-16页
        1.3.2 力化学法第16页
        1.3.3 预聚物-单体法第16页
        1.3.4 活性聚合法第16页
        1.3.5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第16-17页
    1.4 嵌段共聚物膜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18-21页
        1.5.1 课题的提出第18-19页
        1.5.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实验部分第21-29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1-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2.1 大分子引发剂PEO-Br的合成第22-23页
            2.2.1.1 合成方法第22-23页
        2.2.2 嵌段共聚物PEO-b-PMMA的合成第23页
            2.2.2.1 合成方法第23页
        2.2.3 PEO-b-PMMA/PVDF共混超滤膜的制备第23-24页
            2.2.3.1 相同分子量PEO-b-PMMA/PVDF共混超滤膜的制备第23-24页
            2.2.3.2 不同分子量PEO-b-PMMA/PVDF共混超滤膜的制备第24页
    2.3 分析表征方法第24-29页
        2.3.1 核磁共振表征第24页
        2.3.2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表征第24-25页
        2.3.3 凝胶色谱仪表征第25页
        2.3.4 透射电镜表征第25页
        2.3.5 动态光散射表征第25页
        2.3.6 临界点干燥仪第25页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5页
        2.3.8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第25页
        2.3.9 热重分析仪表征第25页
        2.3.10 接触角分析第25-26页
        2.3.11 纯水通量评价第26页
        2.3.12 截留率评价第26-27页
        2.3.13 蛋白质静态吸附性能评价第27页
        2.3.14 抗污染性能评价第27-28页
        2.3.15 拉曼光谱仪表征第28页
        2.3.1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第28-2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9-58页
    3.1 PEO-Br的结构表征第29-31页
        3.1.1 核磁共振表征及分析第29-30页
        3.1.2 FTIR表征及分析第30-31页
    3.2 系列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O-b-PMMA的结构表征第31-35页
        3.2.1 核磁共振表征及分析第31-32页
        3.2.2 FTIR表征及分析第32-33页
        3.2.3 GPC的表征及分析第33页
        3.2.4 TEM和DLS的表征第33-35页
    3.3 PVDF/PEO-b-PMMA共混超滤膜的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第35-46页
        3.3.1 含量对共混超滤膜的结构影响第35-43页
            3.3.1.1 样品FTIR表征及分析第35-36页
            3.3.1.2 样品热重表征及分析第36-37页
            3.3.1.3 接触角、纯水通量以及BSA截留率第37-39页
            3.3.1.4 样品形貌结构表征及分析第39-43页
        3.3.2 分子量对共混超滤膜的影响第43-46页
            3.3.2.1 接触角、纯水通量及BSA截留率第43-46页
    3.4 PEO-b-PMMA/PVDF共混超滤膜抗污染性能的研究第46-54页
        3.4.1 含量对共混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影响第46-50页
            3.4.1.1 抗牛血清白蛋白污染性能第46-48页
            3.4.1.2 蛋白质静态吸附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3.4.1.3 抗腐殖酸污染性能第49-50页
        3.4.2 分子量对共混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影响第50-54页
            3.4.2.1 抗牛血清白蛋白污染性能第50-52页
            3.4.2.2 抗腐殖酸污染性能第52-54页
    3.5 PEO-b-PMMA/PVDF共混超滤膜抗污染机理研究第54-58页
4 结论第58-60页
5 建议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本主义教育观与“问题”学生转化策略研究--以城南中学为例
下一篇:莫言的文学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