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轨迹规划与姿态控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4-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2 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究和发展概况第17-26页
        1.2.1 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概念及来源第17-19页
        1.2.2 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优势第19-21页
        1.2.3 各国研究和发展概况第21-26页
    1.3 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和控制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6-28页
    1.4 再入轨迹优化与控制问题研究现状第28-35页
        1.4.1 再入轨迹优化研究现状第28-32页
        1.4.2 再入控制模型研究现状第32页
        1.4.3 再入姿态控制研究现状第32-35页
    1.5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35-38页
第2章 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数学模型及分析第38-56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飞行器参数化外形第38-39页
    2.3 飞行空域和任务描述第39-40页
    2.4 环境模型第40-41页
        2.4.1 大气模型第40-41页
        2.4.2 重力模型第41页
    2.5 滑翔式高超飞行器六自由度数学模型第41-46页
        2.5.1 基本假设第41页
        2.5.2 所涉及的坐标系第41-42页
        2.5.3 再入 6DOF运动方程第42-44页
        2.5.4 力和力矩模型第44-45页
        2.5.5 飞行器气动参数第45-46页
    2.6 开环特性分析第46-50页
        2.6.1 开环静稳定性分析第46-48页
        2.6.2 零输入响应第48-50页
    2.7 仿射非线性模型第50-54页
        2.7.1 模型建立第50-54页
        2.7.2 模型仿真第54页
    2.8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3章 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设计第56-86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多目标多约束再入轨迹优化问题描述第56-61页
        3.2.1 多目标函数第56-57页
        3.2.2 多约束条件第57-60页
        3.2.3 初始俯冲攻角第60-61页
    3.3 再入动力学模型第61-65页
    3.4 CMOPSO算法设计第65-72页
        3.4.1 基本概念第65-67页
        3.4.2 算法设计第67-72页
    3.5 CMOPSO算法仿真第72-79页
    3.6 再入轨迹优化设计第79-80页
    3.7 再入轨迹优化仿真第80-84页
    3.8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4章 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T-S模糊建模第86-100页
    4.1 引言第86页
    4.2 数学基础第86-89页
        4.2.1 基本概念第86-87页
        4.2.2 T-S模糊模型的通用逼近性第87-89页
    4.3 T-S模糊齐次建模方法第89-93页
        4.3.1 问题描述第89-91页
        4.3.2 齐次T-S模糊建模第91-93页
    4.4 HGV的T-S模糊齐次模型构建第93-96页
    4.5 模型逼近性仿真第96-99页
    4.6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5章 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姿态T-S模糊控制第100-122页
    5.1 引言第100页
    5.2 状态反馈姿态稳定控制第100-105页
        5.2.1 问题描述第100-102页
        5.2.2 状态反馈T-S模糊控制器设计第102-103页
        5.2.3 状态反馈模糊H_∞控制器设计第103-105页
    5.3 输出反馈姿态稳定控制第105-111页
        5.3.1 问题描述第105-107页
        5.3.2 T-S模糊鲁棒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第107-111页
    5.4 仿真验证第111-121页
        5.4.1 HGV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仿真第111-115页
        5.4.2 HGV状态反馈H_∞控制器设计仿真第115-119页
        5.4.3 HGV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仿真第119-121页
    5.5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结论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9页
附录A HGV在9个兴趣工作点上模糊线性化子模型参数第139-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个人简历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联通主义下的新一代远程教育体系研究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提升策略研究--以北京市实验职业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