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电视设备采购风险管理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选材意义 | 第10-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文章结构、基本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设备采购中的风险识别 | 第16-22页 |
2.1 价格风险识别 | 第16页 |
2.1.1 供应商抬价风险 | 第16页 |
2.1.2 采购价格风险 | 第16页 |
2.2 质量风险识别 | 第16-17页 |
2.2.1 材料风险 | 第16-17页 |
2.2.2 故障率风险 | 第17页 |
2.2.3 兼容性风险 | 第17页 |
2.2.4 产品成熟度风险 | 第17页 |
2.3 合同欺诈风险识别 | 第17-18页 |
2.3.1 虚假主体风险 | 第17页 |
2.3.2 空头合同风险 | 第17-18页 |
2.3.3 交货周期风险 | 第18页 |
2.4 售后保障风险识别 | 第18页 |
2.4.1 售后服务风险 | 第18页 |
2.4.2 售后维修风险 | 第18页 |
2.5 财务风险识别 | 第18页 |
2.5.1 付款周期风险 | 第18页 |
2.5.2 附加成本风险 | 第18页 |
2.6 相关人员风险识别 | 第18-22页 |
2.6.1 验收风险 | 第18-19页 |
2.6.2 责任风险 | 第19-22页 |
第3章 设备采购中的风险分析 | 第22-33页 |
3.1 价格风险分析 | 第22-23页 |
3.1.1 供应商抬价风险 | 第22页 |
3.1.2 采购价格风险 | 第22-23页 |
3.2 质量风险分析 | 第23-27页 |
3.2.1 材料风险 | 第23-24页 |
3.2.2 故障率风险 | 第24-25页 |
3.2.3 兼容性风险 | 第25-26页 |
3.2.4 产品成熟度风险 | 第26-27页 |
3.3 合同欺诈风险分析 | 第27-29页 |
3.3.1 虚假主体风险 | 第27-28页 |
3.3.2 空头合同风险。 | 第28页 |
3.3.3 交货周期风险 | 第28-29页 |
3.4 售后保障风险分析 | 第29-30页 |
3.4.1 售后服务风险 | 第29-30页 |
3.4.2 售后维修风险 | 第30页 |
3.5 财务风险分析 | 第30-31页 |
3.5.1 付款周期风险 | 第30-31页 |
3.5.2 附加成本风险 | 第31页 |
3.6 相关人员风险分析 | 第31-33页 |
3.6.1 验收风险 | 第31-32页 |
3.6.2 责任风险 | 第32-33页 |
第4章 特种设备采购中风险评估的权重确认 | 第33-41页 |
4.1 问卷统计分析法 | 第33-35页 |
4.1.1 简单定量分析 | 第33-34页 |
4.1.2 复杂定量分析 | 第34页 |
4.1.3 问卷的可信度 | 第34-35页 |
4.2 本次问卷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抽样方法 | 第35-41页 |
4.2.1 通过调查数据评价风险权重 | 第39页 |
4.2.2 找出危害最大的风险 | 第39-41页 |
第5章 特种设备采购中的风险应对 | 第41-51页 |
5.1 价格风险中的供应商风险 | 第41-42页 |
5.2 合同欺诈风险中的空头公司风险 | 第42-43页 |
5.3 合同欺诈风险中的交货周期风险 | 第43-47页 |
5.4 财务成本中的附加成本风险 | 第47-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