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某变电站电力生产设施抗震分析及隔震设计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陇南 5·12 汶川地震影响 | 第10-12页 |
1.3 陇南地理环境概况 | 第12页 |
1.4 陇南电网概况 | 第12-13页 |
1.5 电力设施抗震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6 隔震技术概况 | 第14-23页 |
1.6.1 国外发展情况 | 第14-15页 |
1.6.2 国内发展情况 | 第15-16页 |
1.6.3 国内应用特点 | 第16-17页 |
1.6.4 基础隔振原理 | 第17-18页 |
1.6.5 单质点结构隔震响应原理 | 第18-21页 |
1.6.6 基本设备构件 | 第21-23页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概况 | 第24-36页 |
2.1 抗震设防目标原则 | 第24-26页 |
2.2 电气设备地震作用计算 | 第26-28页 |
2.3 电力建筑抗震设防重点 | 第28-30页 |
2.4 汶川地震后电力系统采取措施 | 第30-32页 |
2.4.1 国家电网公司采取措施 | 第30-31页 |
2.4.2 甘肃电力公司采取措施 | 第31-32页 |
2.5 隔震技术在电力应用 | 第32-35页 |
2.5.1 隔震技术优势 | 第32-34页 |
2.5.2 国内电力工程应用概况 | 第34-35页 |
2.5.3 隔震技术在电力系统推广情况 | 第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SF330千伏变电站电气设备抗震分析 | 第36-47页 |
3.1 SF330千伏变电站电气设备概况 | 第36-37页 |
3.2 电气设备震害特点 | 第37-42页 |
3.3 电气设备易损性分析及隔震研究 | 第42-44页 |
3.4 电气设备抗震建议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SF330千伏变电站电力建筑隔震设计 | 第47-62页 |
4.1 SF330千伏变电站土建概况 | 第47-51页 |
4.2 主控通信室隔震设计 | 第51-61页 |
4.2.1 主控通信室基本情况 | 第51-53页 |
4.2.2 抗震目标及原则 | 第53-54页 |
4.2.3 地震动的选用 | 第54-55页 |
4.2.4 隔震支座初选 | 第55-57页 |
4.2.5 隔震结构建模 | 第57页 |
4.2.6 隔震支座设计 | 第57-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SF330千伏变电站建筑隔震结构分析 | 第62-80页 |
5.1 隔震效果对比分析 | 第62-73页 |
5.1.1 周期频率对比 | 第62-63页 |
5.1.2 基底剪力对比 | 第63-65页 |
5.1.3 层间位移角对比 | 第65-67页 |
5.1.4 层加速度对比 | 第67-72页 |
5.1.5 支座滞回曲线对比 | 第72-73页 |
5.2 隔震结构频谱响应分析 | 第73-78页 |
5.2.1 隔震结构响应傅里叶谱分析 | 第73-75页 |
5.2.2 隔震结构响应反应谱分析 | 第75-77页 |
5.2.3 隔震结构加速度响应传递函数分析 | 第77-78页 |
5.3 隔震结构能量分析 | 第78-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