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多环芳烃对生物滞留系统的影响及微生物的生态效应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生物滞留系统去除城市地表径流中PAHs的研究进展第11-17页
        1.2.1 生物滞留系统对PAHs去除效果的研究进展第12页
        1.2.2 生物滞留系统去除PAHs的机理研究第12-14页
        1.2.3 影响PAHs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第14-16页
        1.2.4 小结第16-17页
    1.3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及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概述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2 受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与特色及创新之处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第19-20页
        1.4.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多环芳烃污染对生物滞留系统影响效果分析第21-3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2.1.1 填料理化性质测定第21-22页
        2.1.2 生物滞留系统小试装置组成第22页
    2.2 试验方案第22-27页
        2.2.1 模拟降雨配水方案第22-26页
        2.2.2 进水浓度的配置第26页
        2.2.3 分析方法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7页
        2.3.1 CODCr在不同实验阶段下的去除效果分析第28-29页
        2.3.2 氮素在不同实验阶段下的去除效果分析第29-34页
        2.3.3 磷素在不同实验阶段下的去除效果分析第34-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多环芳烃污染对生物滞留系统中酶的生态效应研究第38-47页
    3.1 生物滞留系统中微生物酶活的测定第38-42页
        3.1.1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3.1.2 实验步骤第39-42页
    3.2 结果及分析第42-46页
        3.2.1 脱氢酶活力的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2-43页
        3.2.2 蔗糖酶活力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3-44页
        3.2.3 脲酶活力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4-45页
        3.2.4 多酚氧化酶活力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5页
        3.2.5 过氧化氢酶活力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5-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高效多环芳烃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和降解效率第47-59页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7-48页
        4.1.1 实验仪器第47页
        4.1.2 实验试剂第47-48页
        4.1.3 基础培养基的配制第48页
    4.2 实验方法第48-54页
        4.2.1 土样的采集第48页
        4.2.2 菌液的提取及制备第48-49页
        4.2.3 降解菌的平板分离第49-50页
        4.2.4 降解菌的生理生化鉴定第50-53页
        4.2.5 菌种的鉴定第53页
        4.2.6 芘标准曲线的建立及降解曲线的测定第53-5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4.3.1 菌株的筛选及分离第54页
        4.3.2 菌株的鉴定第54-55页
        4.3.3 基于 16S 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第55-57页
        4.3.4 降解菌在芘环境下的降解过程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多环芳烃对生物滞留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第59-71页
    5.1 生物滞留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的原理及实验流程第59-60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60-63页
        5.2.1 样品DNA的提取与凝胶电泳分析第60-62页
        5.2.2 高通量测序分析第62-6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3-70页
        5.3.1 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第63-65页
        5.3.2 微生物菌群群落结构分析第65-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研究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1页
附录第81-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化学学习结果的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鲁棒优化的城市水污染控制系统结构设计和技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