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中药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中药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3 中药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1 促进生长发育 | 第16页 |
1.3.2 提高产奶量 | 第16-17页 |
1.4 中药对反刍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17-20页 |
1.4.1 中药的免疫作用机理 | 第17-18页 |
1.4.2 对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 | 第18页 |
1.4.3 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 第18-19页 |
1.4.4 对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 | 第19-20页 |
1.4.5 对红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 第20页 |
1.5 中药对反刍动物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1.6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 | 第21-22页 |
1.7 中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 第22-23页 |
第2章 复方中药的安全性评价 | 第23-3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1 试验动物 | 第23页 |
2.1.2 试验药物和器材 | 第23-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2.2.1 急性毒性试验 | 第24页 |
2.2.2 最大耐受量试验 | 第24-25页 |
2.2.3 亚慢性毒性试验 | 第25-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2.3.1 急性毒性试验 | 第27-28页 |
2.3.2 最大耐受量试验 | 第28-30页 |
2.3.3 亚慢性毒性试验 | 第30-34页 |
2.4 讨论 | 第34-35页 |
2.4.1 急性毒性试验 | 第34页 |
2.4.2 最大耐受量试验 | 第34页 |
2.4.3 亚慢性毒性试验 | 第34-35页 |
2.5 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复方中药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37-4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3.1.2 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 | 第37-38页 |
3.1.3 试验日粮 | 第38页 |
3.1.4 饲养管理 | 第38页 |
3.1.5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38-39页 |
3.1.6 测定指标和检测方法 | 第39页 |
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3.3.1 复方中药对犊牛体重的影响 | 第39页 |
3.3.2 复方中药对犊牛平均日增重、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讨论 | 第40-41页 |
3.5 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复方中药对肉用犊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43-5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4.1.2 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 | 第43页 |
4.1.3 试验日粮和饲养管理 | 第43页 |
4.1.4 试验仪器 | 第43页 |
4.1.5 血液采集和血清制备 | 第43-44页 |
4.1.6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44页 |
4.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4.3.1 复方中药对犊牛血常规参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2 复方中药对犊牛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3 复方中药对犊牛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4 复方中药对犊牛α-TNF、IFN-β、C3和C4的影响 | 第47页 |
4.3.5 复方中药对犊牛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6 复方中药对犊牛发病率的影响 | 第48页 |
4.4 讨论 | 第48-53页 |
4.4.1 复方中药对犊牛血常规参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2 复方中药对犊牛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3 复方中药对犊牛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4 复方中药对犊牛TNF-α、IFN-β、C3和C4的影响 | 第51页 |
4.4.5 复方中药对犊牛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6 复方中药对犊牛发病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4.5 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全文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课题 | 第67-69页 |
附件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