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基于拟南芥抗氧化机制优化百子莲胚性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体系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28页
    1.1 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研究现状第14-19页
        1.1.1 植物超低温保存的原理第14页
        1.1.2 植物超低温保存的关键步骤第14-17页
        1.1.3 植物超低温保存应用现状第17-19页
    1.2 植物超低温保存中氧化应激研究现状第19-23页
        1.2.1 植物超低温保存中ROS及氧化胁迫的产生第19-20页
        1.2.2 植物超低温保存中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第20-22页
        1.2.3 植物超低温保存中外源物质的优化第22-23页
    1.3 百子莲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现状第23-24页
        1.3.1 百子莲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第23-24页
        1.3.2 百子莲超低温保存体系建立及氧化胁迫响应第24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1.5 研究内容及实验设计思路第25-28页
        1.5.1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5.2 技术路线图第26-28页
第二章 不同苗龄拟南芥幼苗超低温保存中的抗氧化机制第28-5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8-40页
        2.1.1 植物材料第28页
        2.1.2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28页
        2.1.3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28-29页
        2.1.4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9-40页
        2.1.5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4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0-52页
        2.2.1 拟南芥幼苗超低温保存过程中膜脂过氧化程度分析第40-41页
        2.2.2 拟南芥幼苗超低温保存过程中ROS组分变化第41-43页
        2.2.3 抗氧化系统的响应差异第43-47页
        2.2.4 氧化胁迫相关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第47-49页
        2.2.5 H_2O_2定位第49-50页
        2.2.6 抗氧化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50-52页
        2.2.7 抗氧化突变体超低温保存第52页
    2.3 讨论第52-55页
        2.3.1 H_2O_2是拟南芥幼苗超低温保存中诱导氧化胁迫的主要ROS组分第52-53页
        2.3.2 CAT和ASA是拟南芥幼苗超低温保存过程中主要的抗氧化物质第53-54页
        2.3.3 拟南芥幼苗超低温保存过程中抗氧化能力的获得第54-55页
    2.4 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百子莲EC超低温保存体系中外源物质的优化第56-6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6-59页
        3.1.1 植物材料第56-57页
        3.1.2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57页
        3.1.3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57页
        3.1.4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57-59页
        3.1.5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5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9-63页
        3.2.1 抗应激剂对百子莲EC超低温保存后相对存活率的影响第59-61页
        3.2.2 抗氧化物质对百子莲EC超低温保存后相对存活率的影响第61-63页
        3.2.3 优化与非优化百子莲EC超低温保存后细胞形态观察第63页
    3.3 讨论第63-65页
        3.3.1 外源抗应激剂对百子莲EC超低温保存后相对成活率的影响第63-64页
        3.3.2 抗氧化性物质对百子莲EC超低温保存后相对成活率的影响第64-65页
    3.4 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外源GSH调控百子莲EC超低温保存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第66-8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6-69页
        4.1.1 植物材料第66页
        4.1.2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66页
        4.1.3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66页
        4.1.4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66-69页
        4.1.5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6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9-76页
        4.2.1 优化与非优化体系膜脂过氧化分析第69-70页
        4.2.2 优化与非优化体系ROS组分的变化第70-73页
        4.2.3 抗氧化系统的响应差异第73-76页
        4.2.4 抗氧化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76页
    4.3 讨论第76-78页
        4.3.1 外源GSH显著提高了百子莲EC抗氧化系统的清除H2O2能力第77-78页
        4.3.2 外源GSH添加对百子莲EC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第78页
    4.4 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5.1 结论第80-81页
    5.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致谢第90-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SP18在IFN-α抗乙肝病毒机制中的作用及调控研究
下一篇:复方中药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