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4 本文的组织和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群智感知技术 | 第15-18页 |
2.1 群智感知简介 | 第15-16页 |
2.1.1 群智感知的起源与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1.2 群智感知系统的结构 | 第15-16页 |
2.2 群智感知的典型应用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基于群智感知的应急搜救系统 | 第18-29页 |
3.1 系统应用背景 | 第18页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3.2.1 系统概述 | 第18页 |
3.2.2 系统架构 | 第18-19页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9-21页 |
3.3.1 数据采集阶段总体设计 | 第20页 |
3.3.2 数据传输阶段总体设计 | 第20-21页 |
3.3.3 数据应用阶段总体设计 | 第21页 |
3.4 数据库的设计 | 第21-29页 |
第四章 基于群智感知的灾害现场数据采集 | 第29-45页 |
4.1 系统概述 | 第29-31页 |
4.2 灾害现场环境数据感知 | 第31-39页 |
4.3 灾害现场工作数据采集 | 第39-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面向应急搜救的数据传输方法 | 第45-71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45页 |
5.2 移动智能终端机会式数据传输方法 | 第45-52页 |
5.2.1 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体系结构 | 第45-46页 |
5.2.2 移动智能终端机会通信方法的配置 | 第46-47页 |
5.2.3 幸存者智能终端设备呼救驻守程序 | 第47-48页 |
5.2.4 移交数据类型和通信方式的选择 | 第48-49页 |
5.2.5 便携式无线路由器和移动热点组网通信方法 | 第49-52页 |
5.3 基于分簇的数据传输方法 | 第52-55页 |
5.3.1 搜救区域初始化 | 第53-54页 |
5.3.2 搜救者选举方法 | 第54-55页 |
5.4 移动智能终端机会式数据传输方法的系统实现 | 第55-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面向应急搜救的指挥与决策 | 第71-88页 |
6.1 研究背景 | 第71页 |
6.2 应急搜救指挥决策方法 | 第71-79页 |
6.2.1 搜救目标优先级的评定 | 第71-73页 |
6.2.2 搜救力量部署 | 第73-75页 |
6.2.3 次生灾害的评估与预测 | 第75-79页 |
6.2.4 救援决策与发布 | 第79页 |
6.3 应急搜救指挥决策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 第79-8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88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受理的发明专利 | 第94-95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5-96页 |
附录3 图表清单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