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80页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2.2 纳米网孔型石墨烯(GNM) | 第17-34页 |
2.2.1 有机物构筑模块法制备纳米网孔型石墨烯 | 第17-20页 |
2.2.2 光、电、等离子体刻蚀法制备纳米网孔型石墨烯 | 第20-22页 |
2.2.3 模板法制备纳米网孔型石墨烯 | 第22-26页 |
2.2.4 化学刻蚀法 | 第26-34页 |
2.3 褶皱型石墨烯(CG) | 第34-41页 |
2.3.1 热膨胀法制备褶皱型石墨烯 | 第34-35页 |
2.3.2 冷冻收缩法制备褶皱型石墨烯 | 第35-36页 |
2.3.3 基底处理法制备褶皱型石墨烯 | 第36-38页 |
2.3.4 毛细压力法制备褶皱型石墨烯 | 第38-41页 |
2.4 石墨烯泡沫(GF) | 第41-56页 |
2.4.1 水热法制备石墨烯泡沫 | 第41-50页 |
2.4.2 化学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泡沫 | 第50-56页 |
2.5 CVD模板法制备石墨烯泡沫 | 第56-62页 |
2.6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80页 |
第三章 三维石墨烯电极上一步电沉积构筑无试剂葡萄糖传感器 | 第80-96页 |
3.1 引言 | 第80-8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81-85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81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81-82页 |
3.2.3 溶液配制 | 第82-83页 |
3.2.4 CS-Fc的制备 | 第83页 |
3.2.5 三维石墨烯电极的制备 | 第83页 |
3.2.6 3D G/CS-Fc/SWNTs/GOD传感器的制备 | 第83-84页 |
3.2.7 葡萄糖的电化学检测 | 第84-8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85-93页 |
3.3.1 CS-Fc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85-86页 |
3.3.2 三维石墨烯和3D G/CS-Fc/SWNTs/GOD复合物的形貌表征 | 第86-87页 |
3.3.3 3D G/CS-Fc/SWNTs/GOD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87-89页 |
3.3.4 3D G/CS-Fc/SWNTs/GOD电极的稳定性考察 | 第89-90页 |
3.3.5 3D G/CS-Fc/SWNTs/GOD电极对葡萄糖的生物电催化性能 | 第90-91页 |
3.3.6 3D G/CS-Fc/SWNTs/GOD生物传感器检测葡萄糖 | 第91-93页 |
3.3.7 3D G/CS-Fc/SWNTs/GOD生物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 | 第9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第四章 基于三维石墨烯的酶传感器制备及过氧化氢检测 | 第96-116页 |
4.1 引言 | 第96-9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7-100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97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97-98页 |
4.2.3 溶液配制 | 第98页 |
4.2.4 三维石墨烯电极的制备 | 第98页 |
4.2.5 CNTs的酸化以及CNTs-MB复合物的制备 | 第98-99页 |
4.2.6 3D G/CNTs-MB/pDA/HRP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99-100页 |
4.2.7 过氧化氢的电化学检测 | 第10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14页 |
4.3.1 三维石墨烯电极的表征 | 第100-102页 |
4.3.2 CNTs-MB复合物的表征 | 第102-104页 |
4.3.3 3D G/CNTs-MB复合物的表征 | 第104-106页 |
4.3.4 3D G/CNTs-MB/pDA/HRP电极的表征 | 第106-109页 |
4.3.5 3D G/CNTs-MB/pDA/HRP电极对H_2O_2的电催化性能 | 第109-111页 |
4.3.6 检测电位以及缓冲液的pH优化 | 第111页 |
4.3.7 3D G/CNTs-MB/pDA/HRP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H_2O_2 | 第111-114页 |
4.3.8 3D G/CNTs-MB/PDA/HRP生物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 | 第11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6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6-11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116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16-11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