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1-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2.1 认知结构的研究回顾 | 第14-20页 |
2.1.1 国外认知结构的理论概述 | 第14-15页 |
2.1.2 国内认知结构的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2.1.3 国外认知结构的评价 | 第17-18页 |
2.1.4 国内认知结构的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2.1.5 认知结构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 数学建模能力的研究回顾 | 第20-24页 |
2.2.1 数学素养的理论概述 | 第20-21页 |
2.2.2 数学建模能力的理论概述 | 第21-23页 |
2.2.3 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3页 |
2.2.4 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 第23-24页 |
2.3 认知结构和数学建模能力的评述 | 第24-27页 |
2.3.1 认知结构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2.3.2 数学建模能力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7-3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7-29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9-32页 |
3.3.1 认知结构的测量 | 第29-30页 |
3.3.2 数学建模能力的测量 | 第30-32页 |
3.4 测试程序 | 第32页 |
3.5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第4章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和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状况 | 第33-46页 |
4.1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的状况及分析 | 第33-39页 |
4.1.1 认知结构测试卷信度、难度与区分度 | 第33-34页 |
4.1.2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的总体情况 | 第34-35页 |
4.1.3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的性别差异 | 第35-38页 |
4.1.4 分析讨论 | 第38-39页 |
4.2 初二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状况及分析 | 第39-46页 |
4.2.1 数学建模能力测试卷的信度、难度与区分度 | 第39-40页 |
4.2.2 初二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总体情况 | 第40-41页 |
4.2.3 初二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性别差异 | 第41-43页 |
4.2.4 分析讨论 | 第43-46页 |
第5章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数学建模能力的关系研究 | 第46-53页 |
5.1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对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 | 第46-51页 |
5.1.1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与数学建模能力的相关性 | 第46页 |
5.1.2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对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 | 第46-48页 |
5.1.3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对不同性别数学建模能力影响的比较 | 第48-50页 |
5.1.4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对数学建模能力的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5.2 分析讨论 | 第51-53页 |
5.2.1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与数学建模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页 |
5.2.2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对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讨论 | 第51-52页 |
5.2.3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对不同性别数学建模能力影响的比较讨论 | 第52页 |
5.2.4 初二学生认知结构对数学建模能力影响的回归分析比较 | 第52-53页 |
第6章 教学启示及教学建议 | 第53-56页 |
6.1 如何培养学生认知结构 | 第53-54页 |
6.2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 第54-56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反思 | 第56-58页 |
7.1 研究结果 | 第56页 |
7.2 研究反思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7页 |
附录1 认知结构测试卷(正式测试卷) | 第58-60页 |
附录2 数学建模能力测试卷(预测卷) | 第60-64页 |
附录3 数学建模能力测试卷(正式测试卷)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结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