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J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评价及方案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第10-11页
        1.2.2 影响股权激励的因素第11-12页
        1.2.3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第12-13页
        1.2.4 股权激励文献评述第13页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第15-22页
    2.1 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第15-17页
        2.1.1 股票期权第15页
        2.1.2 限制性股票第15-16页
        2.1.3 股票增值权第16-17页
    2.2 股权激励方案要素第17-18页
        2.2.1 激励对象第17页
        2.2.2 激励条件与激励有效期第17页
        2.2.3 授予数量与授予价格第17-18页
    2.3 股权激励理论第18-22页
        2.3.1 激励理论第18-19页
        2.3.2 人力资本理论第19-20页
        2.3.3 委托代理理论第20-21页
        2.3.4 管理层权力理论第21-22页
第3章 J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第22-43页
    3.1 J上市公司基本情况第22-24页
    3.2 J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动因分析第24-26页
        3.2.1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业绩下滑第24-25页
        3.2.2 激励不足导致人才流失第25-26页
    3.3 J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方案及实施状况第26-29页
        3.3.1 股权激励实施方案第26-28页
        3.3.2 股权激励实施状况第28-29页
    3.4 J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第29-43页
        3.4.1 对财务绩效方面的影响第29-41页
        3.4.2 对公司股价方面的影响第41-42页
        3.4.3 对人才保留方面的影响第42-43页
第4章 J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第43-48页
    4.1 业绩考核指标设置不完善第43-45页
        4.1.1 公司业绩考核指标设置单一第43-44页
        4.1.2 个人业绩考核指标设置模糊第44-45页
    4.2 授予价格偏低第45-46页
    4.3 激励有效期与解锁比例设置不合理第46-47页
        4.3.1 激励有效期较短第46页
        4.3.2 首期解锁比例过高第46-47页
    4.4 未设置预留股份不利于后续人才吸引第47-48页
第5章 J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及保障措施第48-52页
    5.1 J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设计第48-51页
        5.1.1 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第48-49页
        5.1.2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适当提高第49-50页
        5.1.3 延长股权激励期限并匀速行权第50页
        5.1.4 扩大激励范围设置预留股份第50-51页
    5.2 保障股权激励方案有效实施的建议第51-52页
        5.2.1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51页
        5.2.2 加强股权激励相关信息的披露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作物生长、资源利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一篇:烟草orf25、atp9基因的RNAi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