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1.1 不断深化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持续性挑战 | 第11页 |
1.1.2 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教育方式出现一系列问题 | 第11-12页 |
1.1.3 校本研训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1 有利于激励教师自我反思,提升教师教学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 第12-13页 |
1.2.2 有利于提升教师生活品质,繁荣校园教育学术建设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3.1 校本研训的内涵、要素与意义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2 校本研训模式与过程的相关研究 | 第15页 |
1.3.3 校本研训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3.4 校本研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校本培训 | 第18页 |
2.1.2 校本教研 | 第18页 |
2.1.3 校本研训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2.1 还原理论与校本研训 | 第19-21页 |
2.2.2 对话理论与校本研训 | 第21-22页 |
2.2.3 体验理论与校本研训 | 第22-24页 |
第3章 小学校本研训现状分析:基于长沙市十所小学的实证调查 | 第24-37页 |
3.1 调查目的与内容 | 第24页 |
3.2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 第24页 |
3.3 调查过程与结果 | 第24-33页 |
3.3.1 “还原”层面的调查 | 第24-27页 |
3.3.2 “对话”层面的调查 | 第27-30页 |
3.3.3 “体验”层面的调查 | 第30-33页 |
3.4 小学校本研训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3.4.1 小学校本研训“还原”程度低 | 第33-34页 |
3.4.2 小学校本研训“对话”质量不高 | 第34-35页 |
3.4.3 小学校本研训“体验”深度不够 | 第35-37页 |
第4章 小学校本研训的改进建议 | 第37-47页 |
4.1 引导小学校本研训走向“还原” | 第37-40页 |
4.1.1 让校本研训融入教师的实践生活 | 第37-38页 |
4.1.2 让校本研训融入教师的学术人生 | 第38-39页 |
4.1.3 让校本研训回归教师的生命自我 | 第39-40页 |
4.2 提升小学校本研训的“对话”质量 | 第40-43页 |
4.2.1 鼓励教师的个人研修 | 第40-41页 |
4.2.2 构建利于教师“对话”的环境 | 第41-42页 |
4.2.3 鼓励教学研究的学术争鸣 | 第42-43页 |
4.3 促进小学校本研训走向深度“体验” | 第43-47页 |
4.3.1 鼓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与感受 | 第43-44页 |
4.3.2 培养教师运用自我反思性成果的习惯 | 第44-45页 |
4.3.3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励教师自我思考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A 小学校本研训调查问卷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