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宽恕对社会选择的影响—亲社会声誉的中介作用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9页
    2.1 心理学中的宽恕研究第14-15页
        2.1.1 研究范围第14页
        2.1.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2 宽恕定义的理论研究成果第15-19页
        2.2.1 宽恕的产生第15-16页
        2.2.2 宽恕定义的历史第16-17页
        2.2.3 宽恕定义的确认第17-18页
        2.2.4 情绪性宽恕与决策性宽恕第18-19页
    2.3 关于宽恕的实证研究成果第19-22页
        2.3.1 影响宽恕发生的因素第19-20页
        2.3.2 宽恕对于个人层面和人际层面的影响第20-21页
        2.3.3 使用程序、建模等方式进行的宽恕研究第21-22页
    2.4 声誉第22-25页
        2.4.1 合作进化中的声誉第22-23页
        2.4.2 亲社会声誉的研究成果第23-24页
        2.4.3 影响亲社会声誉评价的因素第24-25页
    2.5 社会选择第25-29页
        2.5.1 社会选择的定义第25-26页
        2.5.2 代价信号理论与间接互惠理论中的社会选择第26-27页
        2.5.3 竞争性利他理论第27-29页
3. 研究设想第29-32页
    3.1 宽恕、声誉与社会选择第29-30页
    3.2 研究目标第30-32页
4. 实验一: 宽恕类型与冒犯水平对社会选择的影响第32-43页
    4.1 实验目的第32页
    4.2 被试第32页
    4.3 实验设计第32-33页
        4.3.1 独裁者博弈第33页
        4.3.2 优惠券博弈第33页
    4.4 实验过程第33-35页
    4.5 实验结果第35-40页
        4.5.1 宽恕操作的有效性检验第35-36页
        4.5.2 宽恕类型与冒犯水平对共同游戏意愿的影响第36-39页
        4.5.3 优惠券博弈中队友选择结果分析第39-40页
        4.5.4 优惠券博弈结果分析第40页
    4.6 实验一讨论第40-43页
5. 实验二:宽恕类型通过亲社会声誉的中介对社会选择的影响第43-54页
    5.1 实验目的第43页
    5.2 被试第43页
    5.3 实验设计第43-44页
        5.3.1 信任博弈第44页
    5.4 实验过程第44-45页
    5.5 实验结果第45-52页
        5.5.1 宽恕操作的有效性检验第45-47页
        5.5.2 宽恕类型与冒犯水平对共同游戏意愿的作用第47-49页
        5.5.3 宽恕类型与主观冒犯程度对共同游戏意愿的影响第49-50页
        5.5.4 宽恕对共同游戏意愿的影响:亲社会声誉的中介作用第50-51页
        5.5.5 优惠券博弈和信任博弈中队友选择结果分析第51-52页
    5.6 实验二讨论第52-54页
6. 实验三: 宽恕对不同角色社会选择的影响差异第54-67页
    6.1 实验目的第54页
    6.2 被试第54页
    6.3 实验设计第54-56页
        6.3.1 社会价值取向第55-56页
    6.4 实验过程第56-57页
    6.5 实验结果第57-65页
        6.5.1 社会价值取向结果分析第57页
        6.5.2 宽恕操作的有效性检验第57-58页
        6.5.3 宽恕类型与冒犯水平对共同游戏意愿评价的作用第58-61页
        6.5.4 社会价值取向对共同游戏意愿的影响第61-62页
        6.5.5 宽恕程度评价对共同游戏意愿影响:亲社会声誉的中介作用第62-63页
        6.5.6 优惠券博弈中对于队友选择与领导选择的结果分析第63-64页
        6.5.7 信任博弈中对于队友选择与领导选择的结果分析第64-65页
    6.6 实验三讨论第65-67页
7. 讨论第67-72页
    7.1 研究结论第67-68页
    7.2 理论和现实意义第68-70页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5页
附录第85-95页
    附录1: 实验指导语第85-87页
    附录2: 正式实验过程介绍第87-89页
    附录3: 实验答题纸第89-91页
    附录4: 实验一部分实验程序截图第91-94页
    附录5: 实验二与实验三基线测量、宽恕操作、领导选择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探望权案件的执行
下一篇: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主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