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的社会心理学解读--以电视剧《抗日奇侠》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对象及背景 | 第9-11页 |
二、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缘起和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三、“抗日神剧”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一) 从传播传媒角度的讨论 | 第13页 |
(二) 从价值批判角度讨论 | 第13页 |
(三) 从具体人物形象角度讨论 | 第13-14页 |
四、论文结构 | 第14-17页 |
(一)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二) 论文框架设计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6页 |
(四) 论文的创新点及特色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极端民族主义的暗示 | 第17-23页 |
一、“抗日神剧”中民族主义的表现 | 第17-20页 |
(一) 他族的刻板印象 | 第17-18页 |
(二) 空洞的爱国感召 | 第18-20页 |
二、“抗日神剧”中极端民族主义的体现 | 第20-23页 |
(一) 本族优越于他族 | 第20-21页 |
(二) 以暴力解决冲突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爱国主义情感的宣泄 | 第23-31页 |
一、抗日题材电视剧是民族情绪的安全阀 | 第23-26页 |
(一) “抗日神剧”的社会安全阀功能 | 第24-25页 |
(二) 无效的宣泄机制 | 第25-26页 |
二、“抗日神剧”安全阀机制失效的原因 | 第26-31页 |
(一) 对市场需求的迎合 | 第26-28页 |
(二) 对意识形态的迎合 | 第28-31页 |
第四章 英雄主义的过度消费 | 第31-39页 |
一、荒诞的英雄设定 | 第31-34页 |
(一) 庸俗粗浅的英雄人物 | 第31-33页 |
(二) 超现实的英雄故事 | 第33-34页 |
二、服务于男性英雄的女性 | 第34-39页 |
(一) 对男性英雄角色的成就 | 第34-36页 |
(二) 被现实和男英雄驯服 | 第36-39页 |
第五章 “抗日神剧”的负面影响和针对性建议 | 第39-45页 |
一、“抗日神剧”对社会心理的负面作用 | 第39-41页 |
(一) 对民众的教育功能失范 | 第39-40页 |
(二) 引导社会思想走向狭隘化 | 第40-41页 |
二、对“抗日神剧”泛滥的针对性建议 | 第41-45页 |
(一) 完善电视剧市场竞争机制 | 第42-43页 |
(二) 完善抗日题材电视剧评价标准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