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2.1 关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回顾 | 第16-21页 |
2.1.1 胜任特征和胜任特征模型的基本内涵 | 第16-17页 |
2.1.2 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 | 第17-19页 |
2.1.3 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成果 | 第19-21页 |
2.2 关于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的研究回顾 | 第21-24页 |
2.2.1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的概念内涵 | 第21-22页 |
2.2.2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 | 第22-24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4-25页 |
第3章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 | 第25-44页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3.1.1 高校辅导员 | 第25页 |
3.1.2 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 | 第25-26页 |
3.2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构建与验证的程序 | 第26-27页 |
3.3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要素的提取 | 第27-32页 |
3.3.1 基于文献研究的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要素的提取 | 第27-30页 |
3.3.2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要素的提取 | 第30-32页 |
3.4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量表编制与修正 | 第32-42页 |
3.4.1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量表初步形成 | 第32-34页 |
3.4.2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量表修正 | 第34-38页 |
3.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8-41页 |
3.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1-42页 |
3.5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最终确定 | 第42-44页 |
第4章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高校辅导员管理策略 | 第44-60页 |
4.1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高校辅导员管理策略的优点和原则 | 第44-46页 |
4.1.1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管理策略的优点 | 第44-45页 |
4.1.2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管理策略的原则 | 第45-46页 |
4.2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高校辅导员管理策略的具体实施 | 第46-57页 |
4.2.1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甄选策略 | 第46-49页 |
4.2.2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考核策略 | 第49-54页 |
4.2.3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培训策略 | 第54-57页 |
4.3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高校辅导员管理策略的注意事项 | 第57-60页 |
4.3.1 注重基于胜任特征的组织文化塑造 | 第57-58页 |
4.3.2 注重基于胜任特征的考核结果的反馈与沟通 | 第58-59页 |
4.3.3 注重胜任特征模型的动态调整 | 第59-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5.2 研究创新点 | 第61-62页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附录1:行为事件访谈法(BEI)指南 | 第65-67页 |
附录2: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问卷调查表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