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滚筒采煤机截割部齿轮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接触应力计算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齿轮系统动力学的发展与现状 | 第14-15页 |
1.4.1 齿轮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14-15页 |
1.4.2 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 | 第15页 |
1.5 滚动轴承动力学仿真国内外概况 | 第15-16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的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齿轮副几何模型的参数化建立 | 第18-2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Pro/E及参数化设计简介 | 第18-19页 |
2.3 Pro/E参数化建模一般步骤与方法 | 第19-20页 |
2.4 利用Pro/E进行齿轮副几何模型参数化建立 | 第20-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齿轮接触分析 | 第28-44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有限元基本理论及ANSYS-Workbench简介 | 第28-31页 |
3.2.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28-31页 |
3.2.2 ANSYS-Workbench简介 | 第31页 |
3.3 有限元分析 | 第31-39页 |
3.3.1 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 | 第31-32页 |
3.3.2 基于Workbench中的接触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 | 第32-38页 |
3.3.3 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第38-39页 |
3.4 静强度分析及验证齿轮有限元模型接触分析准确性检验 | 第39-42页 |
3.4.1 接触的基本理论 | 第39-40页 |
3.4.2 接触强度分析 | 第40-42页 |
3.5 带有装配误差的有限元模型接触应力分析 | 第42-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齿轮的隐式动力学分析 | 第44-54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Workbench隐式动力学简介 | 第44-45页 |
4.3 齿轮啮合动力学分析前处理 | 第45-50页 |
4.4 齿轮动力学分析结果 | 第50-52页 |
4.5 齿轮副的接触分析与隐式动力学分析结果误差原因分析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调心球面滚子轴承显式动力学仿真 | 第54-70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动力学仿真概况 | 第54-56页 |
5.2.1 LS-DYNA简介 | 第55页 |
5.2.2 ANSYS/LS-DYNA显式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 第55-56页 |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6-66页 |
5.3.1 参数化建立几何模型 | 第56-62页 |
5.3.2 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第62-66页 |
5.4 滚动轴承显式动力学的仿真结果 | 第66-67页 |
5.5 ANSYS/LS-DYNA仿真结果的动力学特性验证 | 第67-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