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基于车路协同的弯道车速预警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车路协同的相关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弯道车速预警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弯道车辆安全车速建模与分析第17-31页
    2.1 车辆行驶稳定性分析第17-18页
    2.2 传统模式下汽车侧向稳定性影响分析第18-21页
        2.2.1 汽车安全车速计算模型的假设条件第18-19页
        2.2.2 传统模式车辆侧翻临界状态建模第19-20页
        2.2.3 传统模型车辆侧滑临界状态建模第20-21页
    2.3 基于Trucksim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1-30页
        2.3.1 TruckSim软件简介第21-22页
        2.3.2 基于Trucksim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2-23页
        2.3.3 不同附着系数、弯道半径组合下的安全车速仿真第23-27页
        2.3.4 安全车速与弯道半径、附着系数的数学模型建立第27页
        2.3.5 模型有效性分析第27-29页
        2.3.6 模型可靠性分析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ZigBee无线通讯技术及模型参数获取第31-45页
    3.1 Zigbee技术背景概述第31-33页
        3.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第31页
        3.1.2 ZigBee技术概述第31-33页
    3.2 ZigBee网络构成第33-36页
        3.2.1 功能类型设备第33-34页
        3.2.2 网络拓扑结构第34-36页
    3.3 ZigBee网络协议结构第36-40页
        3.3.1 物理层第37页
        3.3.2 MAC层第37-38页
        3.3.3 网络层第38-39页
        3.3.4 应用层第39-40页
    3.4 预警参数的获取和传输第40-41页
        3.4.1 路侧单元、车载单元及参数获取第40页
        3.4.2 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通讯介绍第40-41页
    3.5 基于opnet的无线传感网络的性能测试第41-44页
    3.6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预警系统硬件设计第45-58页
    4.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第45-46页
    4.2 路侧单元硬件设计第46-52页
        4.2.1 ZigBee常用射频芯片介绍第46-47页
        4.2.2 CC2530芯片介绍第47-51页
        4.2.3 路侧单元无线通信模块设计第51-52页
    4.3 车载单元硬件设计第52-57页
        4.3.1 最小系统选用第52-54页
        4.3.2 稳压电源电路设计第54页
        4.3.3 车载无线通信模块设计第54页
        4.3.4 车速采集模块设计第54-55页
        4.3.5 报警显示模块设计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弯道车速预警系统的软件设计第58-70页
    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第58页
    5.2 车路协同ZigBee无线短程通信网络通信流程第58-61页
        5.2.1 路边中心节点组网第59-60页
        5.2.2 车载移动节点入网第60-61页
    5.3 程序开发环境第61-63页
        5.3.1 开发环境IAR介绍第61-62页
        5.3.2 程序调试流程第62-63页
    5.4 部分程序介绍第63-65页
        5.4.1 通信方式的方式及通讯方式选择第63-64页
        5.4.2 短程无线数据发送第64页
        5.4.3 短程无线数据接收部分第64-65页
    5.5 主控单元预警系统的整体软件设计流程第65-66页
    5.6 程序开发环境简介第66-67页
    5.7 部分程序代码介绍第67-69页
        5.7.1 参数接收、处理部分第67-68页
        5.7.2 车速处理部分第68页
        5.7.3 液晶显示部分第68-69页
    5.8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系统的实验验证第70-75页
    6.1 实验所需仪器第70页
    6.2 系统的调试第70-72页
        6.2.1 系统的硬件调试第70-71页
        6.2.2 系统的软件调试第71-72页
    6.3 系统的模拟试验第72-74页
    6.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7.1 论文总结第75-76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录用的论文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滚筒采煤机摇臂直齿轮传动系统参数化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ZrO2基纳米粒子薄膜电阻开关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