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模快速成型微滴喷射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冰模制作工艺概述 | 第10-11页 |
| 1.2.1 硅橡胶模具制作冰模 | 第10-11页 |
| 1.2.2 快速冷冻成型技术 | 第11页 |
| 1.3 微滴喷射系统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页 |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微滴喷射过程分析及仿真研究 | 第16-36页 |
| 2.1 微滴喷射自由成形技术 | 第16-18页 |
| 2.1.1 基本原理及特点 | 第16-17页 |
| 2.1.2 微滴喷头分类 | 第17-18页 |
| 2.1.3 主要技术参数 | 第18页 |
| 2.2 收缩管型压电式喷头工作原理分析 | 第18-24页 |
| 2.2.1 压电效应 | 第18-19页 |
| 2.2.2 波传导理论 | 第19-22页 |
| 2.2.3 微滴的形成过程 | 第22-24页 |
| 2.3 微滴喷射仿真模型建立 | 第24-31页 |
| 2.3.1 二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 2.3.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确定 | 第26-27页 |
| 2.3.3 动网格设定 | 第27页 |
| 2.3.4 微滴喷射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27-31页 |
| 2.4 仿真结果分析与研究 | 第31-35页 |
| 2.4.1 微滴喷射过程分析 | 第31-32页 |
| 2.4.2 速度场分析 | 第32-33页 |
| 2.4.3 入口压强对喷射的影响 | 第33-3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微滴碰撞与凝固过程分析及仿真研究 | 第36-48页 |
| 3.1 微滴碰撞及凝固过程分析 | 第36-39页 |
| 3.1.1 微滴碰撞 | 第36-39页 |
| 3.1.2 微滴凝固 | 第39页 |
| 3.2 微滴碰撞及凝固仿真模型建立 | 第39-41页 |
| 3.2.1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39-40页 |
| 3.2.2 计算模型及初始化 | 第40-41页 |
| 3.3 仿真结果分析与研究 | 第41-47页 |
| 3.3.1 微滴碰撞及凝固过程 | 第41-45页 |
| 3.3.2 碰撞速度对变形过程影响 | 第45页 |
| 3.3.3 温度对凝固过程影响 | 第45-4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冰模快速成型微滴喷射实验系统构建 | 第48-55页 |
| 4.1 实验系统总体设计 | 第48-49页 |
| 4.2 微滴喷射模块 | 第49-51页 |
| 4.2.1 微滴喷头 | 第49-50页 |
| 4.2.2 喷头电控制器 | 第50-51页 |
| 4.3 压力供液模块 | 第51-52页 |
| 4.3.1 供液方式及控制器 | 第51页 |
| 4.3.2 模块组成 | 第51-52页 |
| 4.4 微滴观测模块 | 第52-53页 |
| 4.5 微滴凝固模块 | 第53-54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微滴喷射及凝固实验研究 | 第55-62页 |
| 5.1 微滴喷射实验 | 第55-56页 |
| 5.2 喷射影响因素及稳定性研究 | 第56-60页 |
| 5.2.1 供液口处气压 | 第56-57页 |
| 5.2.2 驱动电压幅值 | 第57-58页 |
| 5.2.3 驱动电压频率 | 第58-59页 |
| 5.2.4 喷射稳定性 | 第59-60页 |
| 5.3 微滴凝固实验 | 第60-6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6.1 总结 | 第62-63页 |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