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多样性理论的科技园绩效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 城市多样性理论 | 第12-13页 |
(二) 我国科技园规划设计策略 | 第13-14页 |
(三)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绩效评价 | 第14页 |
四、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第14-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与科技园绩效评价 | 第17-31页 |
一、城市规划理论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可行性 | 第17-18页 |
二、城市多样性理论与科技园建设的适配性 | 第18-23页 |
(一) 城市多样性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二) 城市规划理论比较 | 第19-21页 |
(三) 我国科技园创业环境改善方向 | 第21-23页 |
三、硅谷指数的借鉴意义 | 第23-28页 |
(一) 硅谷指数简介 | 第23-26页 |
(二) 硅谷指数分析 | 第26-28页 |
四、绩效评价方法 | 第28-31页 |
(一) 层次分析法 | 第28-29页 |
(二) 模糊综合评价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于城市多样性理论建立科技园绩效评价体系 | 第31-46页 |
一、科技园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1-37页 |
(一) 构建原则 | 第31-32页 |
(二) 构建方法 | 第32-36页 |
(三) 问卷设计 | 第36-37页 |
二、模糊综合评价 | 第37-46页 |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41页 |
(二) 科技园区建设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1-46页 |
第四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46-49页 |
一、结论 | 第46-47页 |
二、建议 | 第47-48页 |
三、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1 | 第51-56页 |
附录2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