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污染生态学论文

溢油事故对河口滩涂生态系统的污染胁迫及生态损害评估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33页
        1.2.1 典型溢油事故特征分析第18-20页
        1.2.2 溢油事故相关研究热点第20-24页
        1.2.3 石油污染对生态系统的胁迫第24-31页
        1.2.4 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评估第31-33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3-36页
        1.3.1 研究目的第33-34页
        1.3.2 研究内容第34-35页
        1.3.3 技术路线第35-3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36-49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36-38页
        2.1.1 地理位置第36页
        2.1.2 地质地貌第36-37页
        2.1.3 水文与气候第37页
        2.1.4 土壤与植被第37-38页
    2.2 布点与采样第38-43页
        2.2.1 事故发生及处置第38-39页
        2.2.2 采样点位布设第39-41页
        2.2.3 样品采集处理第41-43页
    2.3 样品检测分析第43-45页
        2.3.1 多环芳烃测定第43-44页
        2.3.2 总石油烃测定第44-45页
    2.4 水槽实验设计第45-48页
        2.4.1 实验参数设置第45-46页
        2.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2.4.3 沉积物取样测量第47-48页
    2.5 数据处理分析第48-49页
第三章 河口地区溢油事故快速响应模型模拟第49-65页
    3.1 溢油模型系统构建第49-61页
        3.1.1 水动力主要控制方程第49-51页
        3.1.2 边界条件第51-53页
        3.1.3 模型率定与验证第53-55页
        3.1.4 溢油模型及风化过程第55-61页
    3.2 溢油事故快速模拟第61-64页
        3.2.1 主要数据本地化获取第61-63页
        3.2.2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第63-64页
    3.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溢油事故对滩涂沉积物和水体的污染影响第65-79页
    4.1 滩涂沉积物中污染物组成分布特征第65-69页
        4.1.1 中低潮滩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分布第65-66页
        4.1.2 高潮滩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分布第66-67页
        4.1.3 沉积物中TPH和PAHs组成特征第67-69页
    4.2 滩涂水体中污染物释放特征与动态第69-77页
        4.2.1 滩涂水体中PAHs含量组成动态第69-73页
        4.2.2 潮汐作用下滩涂IPH向水体释放规律第73-77页
    4.3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溢油事故对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的胁迫作用第79-91页
    5.1 溢油事故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79-85页
        5.1.1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变化特征第79-81页
        5.1.2 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及多样性变化特征第81-85页
    5.2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体内总石油烃含量动态第85-90页
        5.2.1 生物体肌肉与内脏组织中TPH变化特征第85-87页
        5.2.2 生物体与沉积物中TPH含量相关性第87-88页
        5.2.3 食用相手蟹水产品的人体健康风险第88-90页
    5.3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河口地区溢油事故的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评估第91-104页
    6.1 溢油事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评估第91-98页
        6.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评估指标与方法第91-96页
        6.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评估结果分析第96-98页
    6.2 污染清理/环境修复费用评估第98-99页
        6.2.1 事故应急处置费用评估第99页
        6.2.2 后续二次修复费用评估第99页
    6.3 溢油事故生态环境损害综合评估分析第99-102页
        6.3.1 溢油事故生态环境损害组成分析第99-101页
        6.3.2 溢油污染造成的滩涂单位面积损失分析第101页
        6.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分析第101-102页
    6.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七章 长江口溢油事故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建议第104-112页
    7.1 建立长江口溢油事故生态损害评估的政策法规体系第104-107页
        7.1.1 法规层面第104-106页
        7.1.2 政策层面第106-107页
    7.2 建立长江口溢油事故生态损害评估的技术规范体系第107-110页
        7.2.1 建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规范第107-108页
        7.2.2 完善生态环境损害技术导则第108-110页
    7.3 建立长江口溢油事故生态损害评估的工作流程体系第110-111页
        7.3.1 建立有针对性的长江口溢油环境损害评估工作流程第110页
        7.3.2 明确长江口溢油环境损害评估程序的启动主体第110页
        7.3.3 制定长江口溢油环境损害评估的期限第110-111页
    7.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12-116页
    8.1 主要结论第112-115页
    8.2 创新点与贡献第115页
    8.3 研究展望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44页
后记第144-146页
作者简历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连杰》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外宣纪录片字幕翻译实践报告--以纪录片《美丽乡村》字幕英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