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形容词重叠形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形容词重叠形式界说 | 第12-15页 |
第二章 《金瓶梅》形容词重叠式的形式特点 | 第15-37页 |
2.1 AA式 | 第15-23页 |
2.1.1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 | 第16-19页 |
2.1.2 重叠后方能成为形容词 | 第19-22页 |
2.1.3 AA式中的特殊格式 | 第22-23页 |
2.2 AABB式 | 第23-30页 |
2.2.1 AABB_1式 | 第24-27页 |
2.2.2 AABB_2式 | 第27-30页 |
2.3 ABB式 | 第30-35页 |
2.3.1 ABB_1式 | 第30-31页 |
2.3.2 ABB_2式 | 第31-33页 |
2.3.3 ABB_3式 | 第33-35页 |
2.3.4 ABB式中的特殊格式 | 第35页 |
2.4 A里AB式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句法功能 | 第37-55页 |
3.1 作定语 | 第37-42页 |
3.1.1 定语语义类别 | 第38-39页 |
3.1.2 重叠式与"的"的关系 | 第39-42页 |
3.1.3 定语连用 | 第42页 |
3.2 作状语 | 第42-48页 |
3.2.1 AA式的副词化倾向 | 第42-44页 |
3.2.2 重叠式与"地"的关系 | 第44-46页 |
3.2.3 重叠式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 | 第46-48页 |
3.3 作谓语 | 第48-51页 |
3.3.1 重叠式与"的"的关系 | 第49-50页 |
3.3.2 带宾语 | 第50-51页 |
3.4 作补语 | 第51-54页 |
3.4.1 补语语义类别 | 第51-52页 |
3.4.2 重叠式与"得"的关系 | 第52-53页 |
3.4.3 与其它句法成分的位置关系 | 第53-54页 |
3.4.4 补语连用 | 第54页 |
3.5 作宾语 | 第54页 |
3.6 独立成分句 | 第54-55页 |
第四章 《金瓶梅》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55-62页 |
4.1 量性特征 | 第55-59页 |
4.1.1 AA式、AABB式 | 第56-58页 |
4.1.2 ABB式 | 第58-59页 |
4.2 表状态 | 第59-60页 |
4.3 表主观估价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