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农村基层治理研究的两次高峰 | 第11-12页 |
1.2.2 农村基层治理研究的四个维度 | 第12-14页 |
1.2.3 有关成都农村基层治理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总结与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第16-17页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第2章 有关基层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30页 |
2.1 基层治理相关概念 | 第20-24页 |
2.1.1 治理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20-23页 |
2.1.2 基层治理的概念和内涵 | 第23-24页 |
2.2 基层治理相关理论 | 第24-25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24-25页 |
2.2.2 善治理论 | 第25页 |
2.3 基层治理比较分析 | 第25-30页 |
2.3.1 农村基层治理和乡镇治理 | 第26页 |
2.3.2 农村基层治理和城市街居治理 | 第26-28页 |
2.3.3 传统农村治理机制和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 第28-30页 |
第3章 成都构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 第30-43页 |
3.1 成都构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历史路径 | 第30-31页 |
3.2 成都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31-35页 |
3.2.1 成都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组织架构 | 第32-33页 |
3.2.2 成都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运行机制 | 第33-35页 |
3.3 成都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成效分析 | 第35-38页 |
3.4 成都构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经验启示 | 第38-39页 |
3.5 成都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推广价值 | 第39-43页 |
第4章 成都构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问题及成因 | 第43-49页 |
4.1 成都构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制度缺陷 | 第43-45页 |
4.2 成都构建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实践缺陷 | 第45-49页 |
第5章 完善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路径分析 | 第49-58页 |
5.1 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5.2 体系完善 | 第50-55页 |
5.2.1 完善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体系 | 第51页 |
5.2.2 完善以村民委员会为基础的自治体系 | 第51-53页 |
5.2.3 完善以村务监督委员会为主体的监督体系 | 第53-54页 |
5.2.4 完善以村社会组织为依托的服务体系 | 第54页 |
5.2.5 完善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支撑的保障体系 | 第54-55页 |
5.3 配套建设 | 第55-58页 |
5.3.1 制度配套 | 第55-56页 |
5.3.2 法律配套 | 第56页 |
5.3.3 要素配套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农村基层治理调查问卷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