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2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研究第18-24页
    2.1 股权结构第18页
    2.2 公司治理第18-20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0页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0页
    2.3 公司绩效的评价方法第20-22页
        2.3.1 经济增加值第20-21页
        2.3.2 现金流量折现法第21页
        2.3.3 平衡计分卡第21-22页
        2.3.4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第22页
    2.4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第22-24页
        2.4.1 股权结构与激励机制第22页
        2.4.2 股权结构与监督机制第22-23页
        2.4.3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机制第23-24页
3 创业板上市公司现状分析第24-30页
    3.1 创业板上市公司概况第24-27页
        3.1.1 规模快速增长,市场活跃第24页
        3.1.2 投资回报高,减持以个人为主第24-25页
        3.1.3 整体创新能力增长快第25-26页
        3.1.4 积极并购助外延扩张第26页
        3.1.5 股权激励持续发力第26页
        3.1.6 创业板公司带动创业投资热潮第26-27页
    3.2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第27-29页
        3.2.1 股权结构第27页
        3.2.2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性质第27页
        3.2.3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第27-28页
        3.2.4 家族式企业第28页
        3.2.5 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分析第28-29页
    3.3 创业板与主板、中小板市场的比较第29-30页
        3.3.1 上市条件的不同第29页
        3.3.2 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第29页
        3.3.3 股权结构直接第29-30页
4 实证研究第30-49页
    4.1 提出假设第30-31页
    4.2 实证研究设计第31-32页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31页
        4.2.2 变量选择第31-32页
    4.3 模型构建第32页
    4.4 实证研究分析第32-38页
        4.4.1 描述性统计第32-35页
        4.4.2 主成份分析研究原理第35-36页
        4.4.3 KMO和Bartlett检验第36页
        4.4.4 初始特征值和方差贡献表第36页
        4.4.5 主成份矩阵第36-37页
        4.4.6 主成份得分系数矩阵第37-38页
        4.4.7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8页
    4.5 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第38-40页
        4.5.1 股权性质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第38-39页
        4.5.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第39-40页
    4.6 回归分析第40-45页
        4.6.1 股权性质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第40-43页
        4.6.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第43-45页
    4.7 稳健性检验第45-49页
5 结论与建议第49-52页
    5.1 结论第49页
    5.2 建议第49-51页
    5.3 本文不足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区居民的金融需求与服务研究
下一篇:A股上市公司融资租赁公告对股价超额收益的影响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