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光环境舒适度视角下寒地住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天津市既有住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城市建设与住区可持续发展第9页
        1.1.2 住区室外光环境舒适度有待提高第9-10页
        1.1.3 现行规划标准对住区室外光环境缺乏考虑第10-11页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第11-13页
        1.2.1 研究对象第11页
        1.2.2 相关概念界定第11-13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4-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4.2 研究框架第16-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第18-27页
    2.1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第18-20页
        2.1.1 寒冷地区范围及所属气候区划第18-19页
        2.1.2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第19-20页
    2.2 住区光环境研究概况第20-23页
        2.2.1 国外研究概况第20-21页
        2.2.2 国内研究概况第21-23页
    2.3 光环境舒适性的相关理论依据第23-26页
        2.3.1 人体热工舒适性第23-24页
        2.3.2 环境心理学第24页
        2.3.3 光环境舒适度评价要素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天津市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现状调研第27-53页
    3.1 天津城市住区光环境特征分析第27-28页
        3.1.1 天津市地理、气候环境第27页
        3.1.2 天津城市住区光环境特征第27-28页
    3.2 天津市既有住区的选取与特征分析第28-32页
        3.2.1 天津市既有住区选取第28-30页
        3.2.2 调研住区基本特征分析第30-32页
    3.3 调研概述第32-33页
        3.3.1 调研方法第32-33页
        3.3.2 调研内容第33页
    3.4 调研信息处理及结果综述第33-51页
        3.4.1 总体环境概况第33-40页
        3.4.2 居民活动行为观察第40-47页
        3.4.3 光环境舒适度主观评价调研第47-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天津市既有住区光环境模拟分析第53-77页
    4.1 Ecotect Analysis软件在住区光环境模拟中的应用第53-56页
        4.1.1 Ecotect Aanlysis在住区光环境模拟中的优势分析第54页
        4.1.2 Ecotect Analysis在住区光环境模拟中的主要功能分析第54-56页
    4.2 天津市既有住区光环境模拟第56-69页
        4.2.1 安华里第56-59页
        4.2.2 新园村第59-62页
        4.2.3 新都花园第62-64页
        4.2.4 天越园第64-67页
        4.2.5 新新家园第67-69页
    4.3 不同布局形式住区公共空间光环境解析第69-73页
        4.3.1 整体空间光环境对比分析第70-71页
        4.3.2 局部空间光环境对比分析第71-73页
    4.4 现状问题总结第73-75页
        4.4.1 现有住区建筑间距不能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第73-75页
        4.4.2 住宅建筑布局对室外微气候环境缺乏考虑第75页
        4.4.3 绿地景观配植缺乏层次,对光热环境调节作用不明显第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光环境舒适度视角下的住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第77-115页
    5.1 住区规划层面优化对策第77-91页
        5.1.1 建筑单体优化第77-81页
        5.1.2 群体布局优化第81-88页
        5.1.3 道路优化设计第88-91页
    5.2 场地设计层面优化对策第91-99页
        5.2.1 公共活动区域位置选择第91-93页
        5.2.2 场地空间的分隔与营造第93-95页
        5.2.3 活动场地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第95-98页
        5.2.4 加强活动场地的气候防护措施第98-99页
    5.3 景观设计层面优化对策第99-106页
        5.3.1 绿化植被优化设计第99-103页
        5.3.2 水体景观优化设计第103-104页
        5.3.3 小品设施优化设计第104-106页
    5.4 基于日照环境研究的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探索第106-114页
        5.4.1 建筑布局与设计第107-109页
        5.4.2 道路布局与设计第109-111页
        5.4.3 绿地景观布局与设计第111-112页
        5.4.4 光环境模拟与评价第112-114页
    5.5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六章 结语第115-117页
    6.1 研究成果第115-116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1页
附录:天津市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调查问卷第121-12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地铁既有车站装饰翻新技术研究--以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段改造工程为例
下一篇:天津市危旧建筑及群体安全性能提升技术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