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我国地铁既有车站装饰翻新技术研究--以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段改造工程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第9页
        1.1.2 地铁概念第9页
        1.1.3 地铁的发展历史第9-10页
        1.1.4 我国既有地铁车站内装饰现状第10-11页
        1.1.5 既有地铁车站装饰翻新中存在的问题第11页
        1.1.6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 既有地铁车站装饰翻新技术研究价值及创新点第12页
    1.3 既有地铁车站装饰翻新技术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既有地铁车站装饰翻新技术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地铁车站的类型及主要装修特性第14-23页
    2.1 地铁车站的分类第14-15页
        2.1.1 按交通重要性影响因素与城市区位影响因素进行车站分类第14页
        2.1.2 按站台的不同形式进行车站分类第14-15页
    2.2 地铁车站装修翻新所涉及区域第15-18页
        2.2.1 车站公共区第15-16页
        2.2.2 车站设备区第16-17页
        2.2.3 车站出入口第17-18页
        2.2.4 车站风井、风道区第18页
    2.3 地铁车站的主要装修特征第18-21页
        2.3.1 地铁天花饰面的主要特征第18-19页
        2.3.2 地铁墙体饰面的主要特征第19页
        2.3.3 地铁地坪饰面的主要特征第19-20页
        2.3.4 地铁其他饰面的主要特征第20-21页
    2.4 既有车站装修翻新分类第21-23页
第三章 地铁既有车站装饰翻新方案研究第23-43页
    3.1 既有车站工程数据的交接第23-24页
        3.1.1 原始信息接收及现场复核第23页
        3.1.2 空间数据模型建立中的三维扫描结合BIM方式第23-24页
    3.2 确定利旧式翻新的“利旧”范围及改建后的风格第24-27页
        3.2.1 功能性升级的需求第24-25页
        3.2.2 既有车站的破损情况第25-26页
        3.2.3 车站的规模及周边的人文环境第26-27页
    3.3 原饰面的拆除及分类保存第27-30页
        3.3.1 地铁车站装饰面拆除前的准备工作第27-28页
        3.3.2 地铁车站装饰面拆除方案第28-29页
        3.3.3 地铁车站装饰面拆除后的分类保存第29-30页
    3.4 天花系统的翻新方案第30-33页
        3.4.1 公共区开放式吊顶翻新方案第30-32页
        3.4.2 公共区开放式吊顶新老饰面接驳的问题第32页
        3.4.3 风井、风道区吸音贴面的设置第32-33页
    3.5 墙面系统的翻新方案第33-36页
        3.5.1 公共区墙面板材饰面翻新方案第33-35页
        3.5.2 公共区墙面板材饰面翻新中与专业工程的配合第35页
        3.5.3 公共区墙饰面局部调整扩充第35-36页
    3.6 地面系统的翻新方案第36-39页
        3.6.1 公共区石材地面翻新方案第36-37页
        3.6.2 设备房环氧树脂漆地坪翻新方案第37-38页
        3.6.3 站台层屏蔽门区域防静电处理翻新方案第38-39页
    3.7 其他饰面的翻新方案第39-43页
        3.7.1 公共区盲道系统翻新方案第39-42页
        3.7.2 车站离壁沟翻新方案第42-43页
第四章 地铁既有车站改建翻新中装饰工程与其他专业的交叉、配合研究第43-49页
    4.1 与供电系统的交叉、配合第43页
    4.2 与信号、通信系统的交叉、配合第43-44页
    4.3 与环控系统的交叉、配合第44-45页
    4.4 与给排水与消防系统的交叉、配合第45页
    4.5 与FAS、BAS系统的交叉、配合第45-46页
    4.6 与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交叉、配合第46-47页
    4.7 与自动扶梯、电梯系统的交叉、配合第47页
    4.8 与站台屏蔽门系统的交叉、配合第47-49页
第五章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段改建工程实例分析第49-55页
    5.1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段改建工程概况第49-51页
        5.1.1 地理位置概况第49-50页
        5.1.2 旧站翻新前状态概况第50-51页
    5.2 天花系统翻新第51-52页
        5.2.1 公共区铝方通吊顶系统翻新第51页
        5.2.2 设备区NAFC吊顶系统翻新第51页
        5.2.3 风井、风道新增吸音贴面吊顶第51页
        5.2.4 出入口铝板吊顶系统翻新第51-52页
    5.3 墙面系统翻新第52页
        5.3.1 公共区搪瓷钢板翻新第52页
        5.3.2 设备区乳胶漆墙面翻新第52页
        5.3.3 风井、风道新增吸音贴面墙面第52页
    5.4 地面系统翻新第52-53页
        5.4.1 公共区巴拉花石材地面翻新第52-53页
        5.4.2 设备区环氧地坪翻新第53页
        5.4.3 站台层屏蔽门区域地面翻新第53页
    5.5 其他项目翻新第53-54页
    5.6 项目总结分析第54-55页
第六章 对既有车站装饰翻新改造的建设性意见及展望第55-59页
    6.1 对于车站装饰翻新改造工程的一些建议第55-57页
    6.2 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第57页
    6.3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析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功能特征及其内部空间布局--以天津文化中心为例
下一篇:光环境舒适度视角下寒地住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天津市既有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