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乡土元素在县级新城区公园景观中的符号映射--以苏北响水县东鸣湖公园景观规划及其评价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3 乡土景观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3页
        1.3.1 国外乡土景观的研究实践第12-13页
        1.3.2 国内乡土景观的研究实践第13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新城区公园发展的理论以及符号学相关研究第17-25页
    2.1 相关概念的厘定第17-18页
        2.1.1 新城的释义第17页
        2.1.2 新城区的释义第17-18页
        2.1.3 城市公园的释义第18页
    2.2 新城区公园如何应对发展中的问题第18-20页
        2.2.1 景观设计定位第19页
        2.2.2 乡土景观的运用第19页
        2.2.3 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与表达第19页
        2.2.4 充分重视公园的功能性第19-20页
        2.2.5 可持续发展第20页
    2.3 符号学的产生、演绎第20-23页
        2.3.1 符号学概述第20页
        2.3.2 符号阐释第20-21页
        2.3.3 符号的象征性第21页
        2.3.4 景观符号的诠释与运用第21-23页
    2.4 符号学与城市公园的联系第23-24页
    2.5 象征符号的设计表达第24-25页
        2.5.1 由形式向内涵转化第24页
        2.5.2 设计元素的符号化第24-25页
第三章 乡土景观第25-33页
    3.1 相关概念的厘定第25-27页
        3.1.1 乡土的释义第25页
        3.1.2 乡土景观的释义第25-26页
        3.1.3 当代乡土的释义第26页
        3.1.4 乡土景观元素的释义第26-27页
    3.2 乡土景观的特点第27-28页
        3.2.1 自然生态性第27页
        3.2.2 地域性及多样性第27页
        3.2.3 历史与文化意蕴的传承性第27页
        3.2.4 实际功能性第27-28页
    3.3 乡土景观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第28-29页
        3.3.1 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理念第28页
        3.3.2 有利于情感文化的传承和地域特色的建立第28页
        3.3.3 有利于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第28页
        3.3.4 有利于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第28-29页
        3.3.5 场地归属感的营造第29页
    3.4 乡土景观的设计第29-30页
        3.4.1 自然的设计思想第29页
        3.4.2 本土材料的运用第29页
        3.4.3 结合乡土文化与生活第29页
        3.4.4 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第29-30页
    3.5 符号与乡土在新城区公园景观的结合第30页
    3.6 乡土符号的创造第30-32页
        3.6.1 景观元素的收集第30-31页
        3.6.2 景观元素的整理第31页
        3.6.3 元素的转化与应用第31-32页
    3.7 乡土符号的表达场所第32-33页
第四章 关于乡土元素符号化运用的典型案例分析第33-43页
    4.1 案例选择第33页
    4.2 纽约泪珠公园第33-36页
        4.2.1 项目概况第33-34页
        4.2.2 乡土元素在当代景观背景下的符号化运用第34-36页
    4.3 美国圣路易斯城市中心公园景观第36-39页
        4.3.1 项目概况第36-37页
        4.3.2 乡土元素在当代景观背景下的符号化运用第37-39页
    4.4 中国张家港小城河改造"谷渎港"地块景观设计第39-40页
        4.4.1 项目概况第39-40页
        4.4.2 乡土元素在当代景观背景下的符号化运用第40页
    4.5 都江堰广场景观设计第40-42页
        4.5.1 项目概况第40-41页
        4.5.2 乡土元素在当代景观背景下的符号化运用第41-42页
    4.6 分析案例得到的启示第42-43页
第五章 响水县东鸣湖景观规划设计第43-79页
    5.1 景观元素的基础研究第43-48页
        5.1.1 区位解读第43-44页
        5.1.2 资源条件第44-45页
        5.1.3 现状用地分析第45-46页
        5.1.4 上位规划分析第46-47页
        5.1.5 城市空间格局分析第47-48页
    5.2 规划概述第48-51页
        5.2.1 规划主导思想第48页
        5.2.2 规划定位第48-49页
        5.2.3 规划目标及原则第49-50页
        5.2.4 规划主题第50-51页
    5.3 规划设计分析第51-73页
        5.3.1 功能分区及景点规划第51-57页
        5.3.2 水系统组织第57-60页
        5.3.3 道路交通组织第60-65页
        5.3.4 竖向设计第65-67页
        5.3.5 绿化种植设计第67-69页
        5.3.6 夜景亮化及配套设施第69-71页
        5.3.7 建筑设计第71-73页
    5.4 乡土景观的符号化应用在本设计中的体现第73-79页
        5.4.1 地形第73-74页
        5.4.2 水体第74-75页
        5.4.3 植物第75页
        5.4.4 建筑第75页
        5.4.5 景观小品第75-77页
        5.4.6 情境空间的营造第77-79页
第六章 结语第79-81页
    6.1 结论第79页
    6.2 创新点第79-80页
    6.3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以江苏省贾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例
下一篇:南京环紫金山绿道重要节点植物景观研究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