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1.1.1 城市化、城市绿化问题日益严重 | 第13页 |
1.1.2 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实现 | 第13-14页 |
1.1.3 人民休闲观念的转变及精神层面的追求 | 第14页 |
1.1.4 政策引导与现代农业观光产业的蓬勃发展 | 第14-15页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15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研究概述 | 第19-27页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9-20页 |
2.1.1 农业产业化 | 第19页 |
2.1.2 现代农业产业园 | 第19-20页 |
2.2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类型 | 第20页 |
2.3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 第20-21页 |
2.3.1 政府引导模式 | 第20页 |
2.3.2 主导产业带动模式 | 第20页 |
2.3.3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 第20-21页 |
2.3.4 科研院校带动模式 | 第21页 |
2.4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 | 第21-24页 |
2.4.1 国外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2.4.2 国内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2.4.3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未来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2.5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特征及作用 | 第24-25页 |
2.5.1 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广泛 | 第24页 |
2.5.2 运营体制、经营管理方式创新化发展 | 第24-25页 |
2.5.3 功能多样化并趋于完善 | 第25页 |
2.5.4 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 第25页 |
2.5.5 统筹区域发展及提升环境质量 | 第25页 |
2.6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 | 第25-27页 |
2.6.1 发展特色化产业,突出地方特色 | 第25-26页 |
2.6.2 调高调优产业结构,提倡规模化发展道路 | 第26页 |
2.6.3 突出政策引导,扶优扶壮龙头企业 | 第26页 |
2.6.4 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做大做强产业品牌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 第27-39页 |
3.1 江苏省(泰州)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 | 第27-30页 |
3.1.1 区位分析 | 第27-28页 |
3.1.2 规划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 | 第28页 |
3.1.3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 | 第28-30页 |
3.1.4 小结 | 第30页 |
3.2 上海奉贤现代农业园区 | 第30-33页 |
3.2.1 区位分析 | 第30-31页 |
3.2.2 规划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 | 第31页 |
3.2.3 规划建设项目内容 | 第31-33页 |
3.2.4 小结 | 第33页 |
3.3 安徽省霍邱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 | 第33-37页 |
3.3.1 区位分析 | 第33-34页 |
3.3.2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 | 第34-36页 |
3.3.3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第36-37页 |
3.3.4 小结 | 第37页 |
3.4 案例总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体系构建 | 第39-47页 |
4.1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背景及设计依据 | 第39页 |
4.1.1 项目规划背景 | 第39页 |
4.1.2 规划设计依据 | 第39页 |
4.2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 第39-40页 |
4.2.1 指导思想 | 第39-40页 |
4.2.2 建设发展目标 | 第40页 |
4.3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与设计要求 | 第40-41页 |
4.3.1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宏观布局 | 第40页 |
4.3.2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六项标准 | 第40-41页 |
4.4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4.4.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1页 |
4.4.2 因地制宜原则 | 第41-42页 |
4.4.3 突出特色原则 | 第42页 |
4.4.4 保护性开发原则 | 第42页 |
4.5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内容 | 第42-47页 |
4.5.1 场地现状基础性分析 | 第42-43页 |
4.5.2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设计 | 第43-44页 |
4.5.3 产业规划 | 第44-46页 |
4.5.4 规划设计流程图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实证案例——江苏省贾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 第47-75页 |
5.1 项目规划背景 | 第47页 |
5.2 项目概况与基础分析 | 第47-52页 |
5.2.1 基地现状条件 | 第47-49页 |
5.2.2 基地SWOT分析及对策 | 第49-52页 |
5.3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 第52-54页 |
5.3.1 规划范围 | 第52-53页 |
5.3.2 规划期限 | 第53-54页 |
5.4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 | 第54-63页 |
5.4.1 草莓基地规划 | 第54-57页 |
5.4.2 蔬菜基地规划 | 第57-60页 |
5.4.3 食用菌基地规划 | 第60-63页 |
5.5 游览路线设计及游览设施规划 | 第63-65页 |
5.5.1 游览路线设计 | 第63-65页 |
5.5.2 游览设施规划 | 第65页 |
5.6 基础设施工程与配套设施规划 | 第65-69页 |
5.6.1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第65-67页 |
5.6.2 给排水系统规划 | 第67-69页 |
5.6.3 配套设施规划 | 第69页 |
5.7 景观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 第69-71页 |
5.7.1 生态绿化规划 | 第69-71页 |
5.7.2 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 第71页 |
5.8 项目规划投资估算 | 第71-75页 |
5.8.1 主要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 第71-72页 |
5.8.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72-73页 |
5.8.3 效益估算 | 第73-75页 |
第六章 局部方案设计——徐州贾汪区耿集精品草莓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 | 第75-87页 |
6.1 项目规划背景及目标定位 | 第75-76页 |
6.1.1 项目规划背景 | 第75页 |
6.1.2 项目目标定位 | 第75-76页 |
6.2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 | 第76-79页 |
6.2.1 总体布局设计 | 第76-77页 |
6.2.2 功能分区设计 | 第77页 |
6.2.3 道路交通规划 | 第77-78页 |
6.2.4 水利水系规划 | 第78-79页 |
6.3 功能分区详细设计 | 第79-83页 |
6.3.1 综合服务区 | 第79页 |
6.3.2 观光采摘区 | 第79-80页 |
6.3.3 科技研发区 | 第80页 |
6.3.4 技术推广区 | 第80-81页 |
6.3.5 科普体验区 | 第81-82页 |
6.3.6 滨水休闲区 | 第82-83页 |
6.4 景观规划专项设计 | 第83-87页 |
6.4.1 入口景观设计 | 第83-84页 |
6.4.2 迎宾大道设计 | 第84-8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7页 |
7.2 不足之处 | 第87页 |
7.3 讨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