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整理与回顾 | 第10-15页 |
1.2.1 国外超越预算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2.2 国内超越预算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标准成本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国外ERP和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1.2.5 国内ERP的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超越预算的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2.1 超越预算的由来 | 第18页 |
2.2 超越预算的原理 | 第18-19页 |
2.3 在环境不断变化中的传统预算 | 第19-20页 |
2.4 超越预算 | 第20-21页 |
2.5 超越预算中的滚动预测 | 第21-23页 |
第3章 R公司财务滚动预测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23-32页 |
3.1 R公司的背景介绍 | 第23-25页 |
3.1.1 R公司的背景 | 第23页 |
3.1.2 R公司的组织架构以及财务部的职能 | 第23-24页 |
3.1.3 R公司的产品 | 第24页 |
3.1.4 R公司的生产流程 | 第24页 |
3.1.5 R公司的生产原料组成 | 第24页 |
3.1.6 R公司的SAP系统 | 第24-25页 |
3.2 R公司的产品成本及核算方法 | 第25-27页 |
3.2.1 R公司的成本构成 | 第25页 |
3.2.2 R公司的产品标准成本 | 第25页 |
3.2.3 R公司的标准成本用量差异 | 第25-26页 |
3.2.4 R公司的标准成本价格差异 | 第26-27页 |
3.2.5 R公司的期未存货价值重估以及差异分摊 | 第27页 |
3.3 R公司的原有财务滚动预测模型 | 第27-30页 |
3.3.1 R公司的行业特点和财务滚动预测模型的意义 | 第27-28页 |
3.3.2 R公司原先的财务滚动预测 | 第28-30页 |
3.4 R公司财务滚动预测模型的改进需求 | 第30页 |
3.5 R公司财务滚动预测模型的使用要求 | 第30-32页 |
第4章 R公司财务滚动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实施 | 第32-58页 |
4.1 财务滚动预测模型的构建 | 第32-39页 |
4.1.1 构建的部门和工具 | 第32-33页 |
4.1.2 滚动预测模型的四大模块 | 第33-34页 |
4.1.3 基础数据采集模块中的各部门间的数据流转 | 第34页 |
4.1.4 数据计算模块中的产品标准成本的计算 | 第34-36页 |
4.1.5 数据计算模块中的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 | 第36-38页 |
4.1.6 数据计算模块中的存货价值重估的计算 | 第38页 |
4.1.7 数据计算模块中的各项差异分摊的计算 | 第38-39页 |
4.2 财务滚动预测模型的实施 | 第39-49页 |
4.2.1 财务滚动预测模型的数据采集 | 第39-42页 |
4.2.2 财务滚动预测模型的数据加工,整理和计算 | 第42-46页 |
4.2.3 预测结果的审定和修正 | 第46-47页 |
4.2.4 预测模型的时间表 | 第47-48页 |
4.2.5 预测模型和传统预算的区别 | 第48-49页 |
4.3 新旧模型关于计算预测结果的对比 | 第49-58页 |
4.3.1 旧模型的预测结果 | 第49-51页 |
4.3.2 新模型的预测结果 | 第51-56页 |
4.3.3 新旧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 | 第56-58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 第58-60页 |
5.1 研究结论和局限性 | 第58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