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猪链球菌病的研究概况 | 第8-22页 |
1.1 病原学发展史 | 第8-10页 |
1.2 病原学分类方法 | 第10-17页 |
1.2.1 兰氏分型 | 第10-11页 |
1.2.2 分子生物学分型 | 第11-15页 |
1.2.3 特异性引物的PCR分型 | 第15-17页 |
1.3 猪链球菌流行病学调查 | 第17-22页 |
1.3.1 猪链球菌感染人 | 第17-20页 |
1.3.2 猪链球菌感染猪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猪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 第22-3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2.2.1 样品的采集 | 第23页 |
2.2.2 细菌分离培养 | 第23-24页 |
2.2.3 染色镜检 | 第24页 |
2.2.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4-27页 |
2.2.5 PCR鉴定 | 第27-28页 |
2.2.6 菌种的保存 | 第28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2.3.1 染色镜检结果 | 第28-29页 |
2.3.2 PCP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第29-30页 |
2.3.3 猪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结果 | 第30-32页 |
2.4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SS常见血清型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 第34-50页 |
3.1 GDH、2、3-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 第34-39页 |
3.1.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3.1.2 结果 | 第37-39页 |
3.2 1、7、9—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 第39-43页 |
3.2.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3.2.2 结果 | 第41-43页 |
3.3 8、10、21、23—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 第43-47页 |
3.3.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3.3.2 结果 | 第45-47页 |
3.4 讨论 | 第47-50页 |
第四章 多重PCR方法的应用 | 第50-6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4.1.1 样品信息 | 第50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50-5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4.2.1 样品的采集 | 第51页 |
4.2.2 DNA模板的制备 | 第51-52页 |
4.2.3 PCR反应条件 | 第52-53页 |
4.3 结果 | 第53-57页 |
4.3.1 鼻腔拭子鉴定结果 | 第53-56页 |
4.3.2 扁桃体鉴定结果 | 第56页 |
4.3.3 各地区猪场猪链球菌血清型检出情况 | 第56-57页 |
4.4 讨论 | 第57-63页 |
4.4.1 鼻腔拭子中猪链球菌检出情况讨论 | 第57-60页 |
4.4.2 扁桃体中猪链球菌检出情况讨论 | 第60-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