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国少数民族医学论文

多基原民族药沙棘的多维鉴定方法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第16-17页
引言第17-26页
    1 沙棘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1 民族药沙棘简述第17页
        1.2 沙棘的主要化学成分第17-18页
        1.3 沙棘的价值第18页
        1.4 药用沙棘及同属植物概述第18-19页
    2 研究目的第19-21页
    3 研究方法第21-24页
        3.1 DNA barcode分子鉴定方法第21页
        3.2 Bar-HRM快速检测技术第21-22页
        3.3 ~1H-NMR代谢组学技术第22-23页
        3.4 Tri-step infrared光谱法第23-24页
    4 研究思路第24-26页
第一章 沙棘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第26-42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32页
        1.1 实验材料第26-30页
        1.2 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第30-31页
        1.3 数据处理第31-32页
    2 实验结果第32-41页
        2.1 DNA提取效率及测序成功率第32-33页
        2.2 序列特征和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分析第33-35页
        2.3 变异位点分析第35-37页
        2.4 Barcoding gap检验第37-38页
        2.5 Neighbor-Joining树分析第38-41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1-42页
第二章 基于Bar-HRM的沙棘鉴定研究第42-60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2-47页
        1.1 实验材料第42-45页
        1.2 实验方法第45-47页
    2. 实验结果第47-58页
        2.1 DNA检测第47页
        2.2 基原植物基因分型与HRM分析第47-50页
        2.3 Bar-HRM对市场药材的检测第50-52页
        2.4 混伪品鉴定及T-A克隆结果分析第52-58页
    3. 小结与讨论第58-60页
第三章 沙棘的~1H-NMR代谢组学研究第60-92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1-65页
        1.1 实验材料第61-63页
        1.2 实验方法第63-65页
    2 实验结果第65-90页
        2.1 对照品化学结构鉴定第65-69页
        2.2 方法学考察第69-70页
        2.3 ~1H-NMR代谢指纹图谱信号归属和代谢物鉴定第70-74页
        2.4 7种7个亚种沙棘果实的代谢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第74-76页
        2.5 7种7个亚种沙棘果实代谢成分的化学计量学分析第76-86页
        2.6 含量测定结果及方差分析第86-90页
    3 小结与讨论第90-92页
第四章 沙棘及其提取物的tri-step IR光谱分析和鉴定研究第92-118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93-95页
        1.1 实验材料第93页
        1.2 实验方法第93-95页
    2 实验结果第95-115页
        2.1 7种7个亚种沙棘果实的红外光谱分析第95-108页
        2.2 药用沙棘提取物的的红外光谱分析第108-115页
    3 小结与讨论第115-118页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第118-123页
    1 研究结果总结第118-119页
    2 特色与创新第119-120页
    3 讨论第120-123页
        3.1 多维鉴定方法比较分析第120-121页
        3.2 多维鉴定方法的应用前景第121页
        3.3 不足与展望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8页
文献综述 藏药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第138-151页
    1. 藏药的多基原性第138-139页
    2 藏药的鉴定研究新进展第139-140页
        2.1 基于DNA条形码的藏药鉴定研究第139页
        2.2 中红外光谱对藏药的鉴定研究第139-140页
        2.3 色谱技术对藏药的鉴定研究第140页
    3. 藏药的质量研究新进展第140-144页
        3.1 藏药化学成分研究第140-142页
        3.2 现行藏药材质量标准第142页
        3.3 藏药质量评价方法提高研究第142-144页
    4 小结与展望第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1页
附图第151-173页
致谢第173-174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174-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天南星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其药物动力学初步研究
下一篇:加味清肠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