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3-17页 |
上篇 文献研究 | 第17-50页 |
一、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 第17-32页 |
1. 溃疡性结肠炎的概述 | 第17-18页 |
2. 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概况 | 第18-19页 |
3.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 第19-26页 |
4.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 第26-31页 |
5.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 第31-32页 |
二、中医文献研究 | 第32-50页 |
1. 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 第32-37页 |
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研究 | 第37-39页 |
3. 现代知名脾胃病专家对UC的认识 | 第39-42页 |
4. 导师李培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学术思想研究 | 第42-50页 |
中篇 立项依据及实验研究 | 第50-93页 |
一、本研究立论依据 | 第50-56页 |
二、加味清肠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 第56-7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6-5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8-6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4-73页 |
4. 讨论 | 第73-79页 |
三、加味清肠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表达的影响 | 第79-8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0-8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1-82页 |
4. 讨论 | 第82-84页 |
四、加味清肠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PC、TXB_2、6-Keto-PGF_(1α)的影响 | 第84-9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8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4-8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5-90页 |
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90-93页 |
下篇 讨论 | 第93-109页 |
一、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 第93-100页 |
1. 溃疡性结肠的病名研究 | 第93-94页 |
2.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研究 | 第94页 |
3.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研究 | 第94-95页 |
4. 溃疡性结肠炎与“微观毒瘀证” | 第95-96页 |
5.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原则 | 第96-97页 |
6.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分型论治 | 第97-100页 |
二、毒邪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研究 | 第100-107页 |
1. “毒”、“毒邪”的含义 | 第100-101页 |
2. 毒邪的内涵和致病特点 | 第101-107页 |
三、溃疡性结肠炎实验动物造模讨论 | 第107-108页 |
四、对照药物美沙拉嗪缓释颗粒 | 第108-109页 |
结语 | 第109-110页 |
问题和展望 | 第110-111页 |
特色与创新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6页 |
综述一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第126-13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35-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附录一:图片 | 第140-143页 |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