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1-1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12-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页 |
2.2 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2.3 ISO9000族标准 | 第15-18页 |
第3章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8-26页 |
3.1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 第18-19页 |
3.1.1 公司概况 | 第18页 |
3.1.2 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3.2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 第19-23页 |
3.2.1 张煤机质量体系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3.2.2 质量运行现状 | 第20-22页 |
3.2.3 质量方针的制定 | 第22页 |
3.2.4 质量培训现状 | 第22-23页 |
3.2.5 质量文化的现状 | 第23页 |
3.3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3.3.1 质量方针与目标未能与时俱进 | 第23-24页 |
3.3.2 未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方针 | 第24页 |
3.3.3 企业员工质量意识淡薄 | 第24页 |
3.3.4 公司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 第24页 |
3.3.5 质量培训流程设计不够科学 | 第24-25页 |
3.3.6 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管理不够完善 | 第25页 |
3.4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3.4.1 管理人员对质量不够重视 | 第25页 |
3.4.2 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 | 第25-26页 |
第4章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价 | 第26-36页 |
4.1 公司质量评价指标选取旳原则 | 第26页 |
4.2 公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6-27页 |
4.3 建立质量管理有效性评价模型 | 第27-31页 |
4.3.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 第27-30页 |
4.3.2 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0-31页 |
4.4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有效性评价 | 第31-36页 |
4.4.1 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权重 | 第31-32页 |
4.4.2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2-36页 |
第5章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与实施效果 | 第36-52页 |
5.1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现优化设计 | 第36-47页 |
5.1.1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思路 | 第36-38页 |
5.1.2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原则 | 第38-39页 |
5.1.3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方针 | 第39页 |
5.1.4 建立合理的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5.1.5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 第40-41页 |
5.1.6 质量管理体系采购物料的检验方案优化 | 第41-43页 |
5.1.7 基于循环型的员工培训管理体系 | 第43-45页 |
5.1.8 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合格品控制及改进 | 第45-47页 |
5.2 中煤机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 | 第47-49页 |
5.2.1 加大对质量管理的投入 | 第47页 |
5.2.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 第47-48页 |
5.2.3 员工质量意识的提升 | 第48页 |
5.2.4 建设全公司的质量文化 | 第48-49页 |
5.3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实施效果分析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