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硬粒小麦—粗山羊草DH群体的创建及致死基因NetJingY176的定位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0-26页
   ·小麦的起源与进化第10-12页
     ·小麦的起源第10-11页
     ·小麦的近缘植物第11-12页
   ·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第12-16页
     ·粗山羊草的分类第12-13页
     ·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第13-14页
     ·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应用第14-16页
   ·植物作图群体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几种重要的作图群体第16页
     ·群体构建要点第16-17页
     ·DH群体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分子标记的应用第18-22页
     ·常见的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在基因定位上的应用第18-21页
     ·BSA法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第21页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第21-22页
   ·杂交致死现象及致死基因的定位第22-25页
     ·杂交致死现象的研究第22页
     ·小麦中的杂交致死现象第22-24页
     ·人工合成小麦中的杂交致死现象第24-25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32页
   ·实验材料第26页
   ·试验方法第26-32页
     ·双二倍体合成及群体创建方法第26-27页
     ·台盼蓝染色第27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7-28页
     ·PCR扩增第28-29页
     ·扩增产物的检验第29-31页
     ·基因型分析方法第31-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49页
   ·单倍体F1群体的构建第32-34页
   ·杂种致死现象及群体表型分析第34-36页
   ·台盼蓝染色第36页
   ·致死基因的定位第36-44页
     ·致死基因初定位第36-41页
     ·致死基因进一步定位第41-44页
   ·共线性分析第44-45页
   ·粗山羊草种质致死基因的筛选第45-49页
4 讨论第49-52页
   ·Net基因的定位第49-50页
   ·SSR标记的开发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50页
   ·致死基因在粗山羊草种质资源中的分布第50-52页
5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2页
附录 1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施肥制度下玉米生长代谢和冠层光谱特征的研究
下一篇:吡唑醚菌酯拌种对玉米生理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