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南矿区矿井突水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国外 | 第8页 |
| ·国内 | 第8-10页 |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 ·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初步设想 | 第12-13页 |
| ·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12-13页 |
| ·解决方法的初步设想 | 第13页 |
| ·本课题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13页 |
| ·工作量及经费来源 | 第13-14页 |
| ·工作量 | 第13-14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4-18页 |
| ·地理位置 | 第14-15页 |
| ·矿区范围 | 第15页 |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5-18页 |
| ·地形地貌 | 第15-16页 |
| ·气象水文 | 第16-18页 |
| 3 研究区矿井地质条件 | 第18-28页 |
| ·地层 | 第18-22页 |
| ·区域地层 | 第18页 |
| ·矿区地层 | 第18-22页 |
| ·矿区煤层 | 第22-25页 |
| ·构造 | 第25-28页 |
| ·区域构造 | 第25-27页 |
| ·矿区构造 | 第27页 |
| ·构造对矿井地质条件的影响 | 第27-28页 |
| 4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28-34页 |
| ·地表水 | 第28-29页 |
| ·主要含水层 | 第29-31页 |
| ·隔水层 | 第31-32页 |
|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 第32-34页 |
| 5 矿井突水机理的综合分析 | 第34-62页 |
| ·研究区及其周边矿井突水事件与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 ·矿井突水事件 | 第34-39页 |
| ·矿井突水的原因分析 | 第39页 |
| ·矿井突水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 ·充水水源分析 | 第39-40页 |
| ·充水通道分析 | 第40-42页 |
| ·隔水层的隔水性分析 | 第42-48页 |
| ·主要隔水层的隔水性 | 第42-44页 |
| ·采动前后隔水层的隔水性变化 | 第44-48页 |
| ·导水裂隙带空间展布特征 | 第48-56页 |
|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分析 | 第48-49页 |
| ·研究区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分析 | 第49-56页 |
| ·研究区矿井突水的综合分区 | 第56-62页 |
| ·矿井突水的综合分区 | 第56-61页 |
| ·矿区防治水措施 | 第61-62页 |
| 6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