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湖煤矿区勘查技术融合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地质填图 | 第9-10页 |
| ·地震勘探技术 | 第10-11页 |
|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 | 第11-12页 |
| ·机械岩芯钻探 | 第12页 |
| ·煤质分析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主要工作量 | 第14-16页 |
| ·野外施工 | 第14-15页 |
| ·内业分析研究 | 第15-16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23页 |
| ·位置及交通 | 第16页 |
| ·自然地理 | 第16-18页 |
| ·地形地貌 | 第16-17页 |
| ·气象 | 第17-18页 |
| ·地层 | 第18-20页 |
| ·构造 | 第20-21页 |
| ·煤层 | 第21-23页 |
| 3 研究区地质勘查方法与工作 | 第23-31页 |
| ·勘查方法 | 第23页 |
| ·勘查工作 | 第23-31页 |
| ·地质填图 | 第23-24页 |
| ·钻探 | 第24-25页 |
| ·测井 | 第25-28页 |
| ·二维地震 | 第28-31页 |
| 4 勘查成果的融合研究 | 第31-76页 |
| ·勘查成果 | 第31-35页 |
| ·钻探成果 | 第31页 |
| ·测井成果 | 第31-34页 |
| ·煤层综合采用成果 | 第34-35页 |
| ·研究区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绘制 | 第35-66页 |
| ·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 | 第35-48页 |
| ·测井成果约束反演地震时间剖面 | 第48-50页 |
| ·反演时间剖面解释构造 | 第50-55页 |
| ·时间剖面生成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 | 第55-57页 |
| ·煤层底板等高线后处理 | 第57-65页 |
| ·与前期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对比 | 第65-66页 |
| ·结合多种勘查成果进行煤层对比 | 第66-76页 |
| ·标志层 | 第67-69页 |
| ·煤岩层组合特征 | 第69-70页 |
| ·煤层间距特征 | 第70页 |
| ·测井曲线物性反映特征 | 第70-71页 |
| ·地震反射波地质属性 | 第71-72页 |
| ·煤质特征 | 第72-75页 |
| ·煤层对比结果 | 第75-76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建议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附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