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政企分开 | 第12页 |
·公共服务 | 第12页 |
·自然垄断 | 第12页 |
·垄断企业 | 第12-13页 |
·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企业治理理论 | 第13页 |
·政府规制理论 | 第13页 |
·公共服务理论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我国电网企业改革的历史轨迹 | 第16-25页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阶段 | 第16-19页 |
·第一阶段:放权让利 | 第16-17页 |
·第二阶段:承包经营、两权分离 | 第17-18页 |
·第三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18-19页 |
·从政企不分到厂网分离:我国电网企业改革历程 | 第19-20页 |
·一片混沌:政企不分 | 第19页 |
·产权明晰:政企渐分 | 第19页 |
·引入竞争,厂网分离 | 第19-20页 |
·多元特性约束下国家电网公司的管控型模式 | 第20-25页 |
·产权架构:单一国有出资人的大集团架构 | 第20-21页 |
·组织体制:自上而下垂直命令的管控体制 | 第21-24页 |
·财务机制:成本控制为先的财务运作机制 | 第24-25页 |
第3章 国家电网公司管控模式下三元特性的内在冲突 | 第25-29页 |
·国家电网公司三元特性的内涵和成因 | 第25-26页 |
·国家电网公司三元特性的内涵 | 第25-26页 |
·国家电网公司三元特性的成因 | 第26页 |
·国家电网公司三元特性的内在冲突 | 第26-28页 |
·行政性控制下强烈的直接干预 | 第26-27页 |
·经济性主导下过度的利益追求 | 第27页 |
·服务性弱化下严重的能力缺失 | 第27-28页 |
·国家电网公司三元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第4章 从管控型到服务型: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模式转型方向 | 第29-34页 |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模式转型的动因 | 第29页 |
·提升公共服务的呼声高涨 | 第29页 |
·追求"有福利的经济增长" | 第29页 |
·支持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 | 第29页 |
·国家电网公司三元特性的良性互动 | 第29-31页 |
·服务性是核心 | 第29-30页 |
·经济性是基础 | 第30页 |
·行政性是依托 | 第30-31页 |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模式转型的方向 | 第31-34页 |
·服务为本 | 第31页 |
·权力下放 | 第31-32页 |
·放手做事 | 第32-33页 |
·社会监督 | 第33-34页 |
第5章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 | 第34-42页 |
·弱化行政管控色彩 | 第34-35页 |
·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多元投资结构 | 第34页 |
·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34-35页 |
·加快权力适度转移 | 第35页 |
·激励员工主动参与 | 第35-36页 |
·扎实推进基层队伍稳定 | 第35-36页 |
·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36页 |
·建立灵活的企业用工与分配制度 | 第36页 |
·拓展内外沟通渠道 | 第36-37页 |
·外部沟通:G2C平台的搭建运用 | 第36-37页 |
·内部沟通:丰富与高层对话的形式 | 第37页 |
·建立有效的监管网络 | 第37-39页 |
·加强电网企业内部监管 | 第37-38页 |
·加强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 | 第38页 |
·加快监管的法制建设步伐 | 第38-39页 |
·培育新型的企业文化 | 第39-40页 |
·培育赋有电网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 第39-40页 |
·扩大"国家电网"品牌的影响力 | 第40页 |
·体现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 | 第40-42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2-43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42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