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一)研究缘起第11-12页
  (二)问题的确定第12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一)研究目的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相关研究回顾第14-19页
  (一)关于“志愿者”定义的研究第14-16页
  (二)关于志愿者服务领域的研究第16-17页
  (三)关于志愿者服务动机的研究第17-18页
  (四)关于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性的研究第18-19页
 四、核心概念第19-21页
  (一)志愿者第19页
  (二)志愿服务第19-20页
  (三)可持续发展第20-21页
 五、研究方法第21-22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21页
  (二)案例分析法第21-22页
  (三)访谈法第22页
 六、研究思路及框架第22-23页
 注释第23-24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4-28页
 一、经验主义理论第24-25页
 二、需要层次理论第25-27页
 注释第27-28页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第28-35页
 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情况第28页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存问题第28-35页
  (一)社会层面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二)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三)个人层面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第四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5-42页
 一、社会因素分析第35-37页
  (一)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较低第35-36页
  (二)志愿服务项目较为单一第36页
  (三)资源动员能力有限第36-37页
 二、学校因素分析第37-39页
  (一)专业性培训不足,培训能力有限第37-38页
  (二)重视程度、组织力度不够第38页
  (三)激励性奖励制度不健全第38-39页
 三、个人因素分析第39-41页
  (一)尚未深切体悟志愿服务的精神第39页
  (二)主观能动性较差第39-40页
  (三)时间、精力有限第40-41页
 注释第41-42页
第五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第42-52页
 一、社会层面的策略第42-46页
  (一)加大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力度第42页
  (二)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网络化建设第42-44页
  (三)加快志愿服务保障的立法进度第44-45页
  (四)加大激励性政策支持第45页
  (五)创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第45-46页
 二、学校层面的策略第46-49页
  (一)帮助大学生明确志愿服务理念第46-47页
  (二)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团队建设第47-48页
  (三)采取激励性奖励措施第48-49页
 三、个人层面的策略第49-51页
  (一)深入领会志愿服务精神、加强服务意识第49-50页
  (二)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第50页
  (三)加强服务经验的沟通、分享第50-51页
 注释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机制与建构策略研究
下一篇:道德领导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