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左手演奏技法的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引言 | 第8-10页 |
一、课题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文献法 | 第9页 |
(二)实践法 | 第9页 |
(三)比较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左手技法的衍变 | 第10-14页 |
一、左手技法的界定 | 第10页 |
二、左手技法的发展 | 第10-14页 |
(一)按弦方法的发展 | 第10-11页 |
1. 民间按弦方法 | 第10-11页 |
2. 规范按弦方法 | 第11页 |
(二)把位概念的发展 | 第11-14页 |
1. 周少梅——“三把头胡琴” | 第11-12页 |
2. 刘天华——“传统把位” | 第12页 |
3. 华彦钧——“定把滑音” | 第12-13页 |
4. 现代——“新把位” | 第13-14页 |
第三章:左手技法的技术性 | 第14-26页 |
一、左手的基本技法 | 第14-19页 |
(一)左手手指的按弦动作 | 第14-16页 |
1. 按弦动作的前提 | 第14-15页 |
2. 按弦动作的抬按关系 | 第15-16页 |
3. 拇指对其它按弦手指的影响 | 第16页 |
(二)左手按弦指距与音准 | 第16-17页 |
1. 音准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2. 按弦指距与音准的关系 | 第17页 |
(三)左手按弦指法与保留指 | 第17-19页 |
1. 左手按弦指法的划分 | 第17-18页 |
2. 保留指的运用优势 | 第18-19页 |
二、左手的常用技法 | 第19-26页 |
(一)揉弦 | 第19-20页 |
1. 揉弦技法与应用 | 第19-20页 |
2. 揉弦的幅度与速度的关系 | 第20页 |
(二)颤音 | 第20-22页 |
1. 颤音技法与应用 | 第21页 |
2. 长、短颤音的区分与应用 | 第21-22页 |
(三)换把 | 第22-23页 |
1. 换把技法中手指与手腕、手臂的关系 | 第22页 |
2. 上、下行换把的关系 | 第22-23页 |
(四)滑音 | 第23-24页 |
1. 滑音技法与种类划分 | 第23-24页 |
2. 滑音与换把的区别 | 第24页 |
(五)泛音 | 第24-26页 |
1. 泛音的产生与应用 | 第25-26页 |
第四章:左手演奏技法的风格性和艺术性 | 第26-33页 |
一、风格性揉弦 | 第26-28页 |
(一)东北风格揉弦的形成与特点 | 第26-27页 |
(二)河南风格揉弦的形成与特点 | 第27-28页 |
(三)江南风格揉弦的形成与特点 | 第28页 |
二、风格性滑音 | 第28-31页 |
(一)陕西风格滑音的形成与特点 | 第28-30页 |
(二)江南风格滑音的形成与特点 | 第30-31页 |
三、风格性颤音 | 第31页 |
(一)蒙古风格颤音的形成与特点 | 第31页 |
四、艺术性换把 | 第31-33页 |
(一)技术性换把与表现性换把的区分与运用 | 第31-32页 |
(二)同指换把与异指换把的艺术性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个人简历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